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蹭老茶拍卖的热度,跟你有一毛钱关系?

时间:2019-06-20来源:老茶鬼 作者:佚名浏览:
蹭老茶拍卖的热度,跟你有一毛钱关系?
以拍品的成交价,去衡量新未来的价格上涨空间,只能说“很傻很天真”。
这个五月,香港接连两场拍卖会,把几款“古董茶”再度推到了风头浪尖。
 
无论是HKD15,605,000成交的所谓“百年宋聘号·蓝标”,还是HKD26,320,000成交的所谓“1920年紫票福元昌号”,且不说这些货色究竟什么来头,光是一串炫人眼目的“0”,就足以在坊间掀起口水巨浪。
 
拍卖纪录年年“刷新”,史上最贵“普洱茶王”总不落空。城头变幻大王旗,关起门来争第一。问混账茶市,谁主沉浮?
 
老茶拍卖,也许是当代拍卖行业最稳当、最有利可图的题材。一坨坨朽烂如泥的茶饼,散发着破败、污糟的气息,即使扔到大街上,正常人都不会多看一眼。一旦登堂入室,堂而皇之标注了“古董茶”的身份,就摇身一变成了千万元计的“稀世珍宝”,亮瞎了一众看客的钛合金狗眼。
 
稀里糊涂的“古董茶”,年份、字号、来路一律稀里糊涂。不能说它就是假的,也很难说它就是真的;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才是“古董茶”能够不断拍出天价的理由。
 
当然,行内很多人都知道这种“古董茶”拍卖游戏是怎么回事。上拍的,举牌的,彼此心照不宣,各取所需,不会有人去计较什么真假。反正舞台是自家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价格拍得越大,效果自然越好,不然“老茶经济”靠什么来拉动?
 
可笑的是,围观的看客中总会有入戏太深的。拍卖把戏自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做局的制定游戏规则,知晓每一张底牌;旁观者受到现场氛围感召,跟上了“大师”们的节奏,瞬间自感“高大上”起来,身不由己也跟着举了牌。整场拍卖下来,有人假戏真做,有人弄假成真,买单的当然还是要靠那些入戏太深的。
 
曾在某高端会所,看到主人家花大价钱拍回的一饼“百年古董茶”。黑乎乎的一枚裸饼内飞已不可辨认,外面裹着的塑料膜布满灰尘。束之高阁,仿若一团遗弃物。
 
实在搞不明白这样一坨不明物体的价值在哪里,与其说是主人家的荣光,倒不如说是被江湖人士忽悠了的铁证——你说这饼“古董茶”价值数百万,那就再上拍试试,看看到底还有没有人接盘?
 
至于蹭这类“古董茶”拍卖热度的普洱茶厂商,就更显得缺根筋了。这个领域从来与正常的消费市场无关,闭门玩的游戏,有太多东西是不能拿到太阳底下说的。
 
能上拍的,未必能在终端流通;能在终端流通的,未必就适合上拍。能拍出天价的,都是经过精心“运作”的。以拍品的成交价,去衡量新茶未来的价格上涨空间,只能说“很傻很天真”——市面上有不计其数的年份茶,无论茶靠不靠谱,如果没有人去“运作”,是不可能拍出好价钱的。即使“古董茶”一筒拍出两千万港币,跟你能有一毛钱关系?
 
看到“有心人”趁机又在鼓动大家“多存一些”新茶,这与那些拍卖会做局的其实没什么两样。混账茶市,总少不了这些混账。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厂  宋聘号  古董茶  普洱茶  普洱  内飞  茶经  价格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老茶品鉴其实已经超越了普通意
老茶品鉴其实已经超越了普通意
普洱老茶真正的价值所在
普洱老茶真正的价值所在
山头老茶身价一路看涨
山头老茶身价一路看涨
如今市场部分老茶存在炒作泡沫
如今市场部分老茶存在炒作泡沫
品鉴老茶之境界
品鉴老茶之境界
老茶价格堪比古董
老茶价格堪比古董
普洱老茶头 一份历史厚重感的
普洱老茶头 一份历史厚重感的
如今“喝老茶”成为潮流,选购
如今“喝老茶”成为潮流,选购
老茶“粉丝”与日俱增,老茶市
老茶“粉丝”与日俱增,老茶市
成本高数量少老茶身价看涨
成本高数量少老茶身价看涨
老茶醉鸡
老茶醉鸡
新茶老茶之识别小秘诀
新茶老茶之识别小秘诀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