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普洱茶知识:前三泡不说话是什么规矩?

时间:2019-07-22来源:古树茶知识 作者:佚名浏览:
普洱茶知识:前三泡不说话是什么规矩?
普洱时免不了会对它品头论足,熟悉的人在一起喝更是一入口就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若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有阅历的老茶人,往往不会仓促评价,是故意玩深沉还是一种较为严谨的态度呢?
 
肯定的告诉你,这是一种较为严谨的态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对普洱茶多次冲泡的方法,不同于工业化的茶叶评审。后者因为长时闷泡,失去了变化层次,但是大的缺陷还是一目了然。而对于多次冲泡,在前几泡时体现的可能只是某一个层面,这个时候下结论,未免失之片面。有的老茶人说,记住,前三泡不说话,这是规矩。
 
对于规矩,我们应该尊重而不迷信。如果说这个规矩有一定合理性,那前三泡喝的是什么呢?我们讨论的前提是快速出汤法,如果长时闷泡就不涉及了。而且是基本不洗茶,或者说不用高温洗茶,那个本身已经可以计入泡数了。
 
1、第一泡
也就是第一印象。这个时候茶还没有打开,工艺上大的缺陷会体现,但大部分工艺特点还没有完全体现。我们喝的是水和干茶表面接触,初步浸出的茶汤。这个无论清甜还是寡淡,都还不能下结论。如果是存过一段时间的陈茶,那这个往往仓的经历会占到较大比重,茶还没有准备好发言。
 
2、第二泡
茶叶初步打开,滋味和工艺基本上有所体现了,这个时候如果工艺有问题是藏不住了。茶的香气和滋味的总体的强度也可以感受了,但是对香气和滋味仍然不能下结论,因为细致一点说,香气和滋味有很多层次,初步的印象未必准确,而且这里面如果工艺有瑕疵,会影响比较大。
 
3、第三泡
茶的雏形和脉络出来了,一款茶有没有底蕴,已经可以感受了。香气和滋味基本上达到一个平衡,这个时候对一款茶大的方向已经可以把握了。应该说可以初步的去评价一款茶了。对于很多茶来说,三到五泡也是茶表现最充分的时候,香气、滋味、各种体感都会逐渐呈现。
 
看来,前三泡不说话这个规矩,还是有来源的。虽然未必奉为圭臬,但虚心一点没有坏处。我怀疑咱们的规矩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规矩太多了,人受拘束;规矩太少了,没有章法可寻,乐趣也少了大半。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工艺  茶叶  冲泡  洗茶  茶人  茶汤  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的干果香
普洱茶的干果香
云南普洱茶集团
云南普洱茶集团
市场是当前普洱茶交易中影响极
市场是当前普洱茶交易中影响极
普洱茶圈内斗茶术语简介
普洱茶圈内斗茶术语简介
精品普洱茶老茶的发展史
精品普洱茶老茶的发展史
云南思茅兴顺祥普洱茶业有限公
云南思茅兴顺祥普洱茶业有限公
近年来普洱茶品质正在突飞猛进
近年来普洱茶品质正在突飞猛进
细说普洱茶区
细说普洱茶区
普洱茶的通道
普洱茶的通道
千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
千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
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
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
贡后方允许民间私商进行交易带
贡后方允许民间私商进行交易带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