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圈三大怪事,你知道吗?
当然,这中间没有普洱茶啥事儿。
何为岩韵?
现在圈内,给岩韵的解释,可分为以下两种。
岩韵是一种有物质基础的气质,具体可表现为香气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润滑甘爽,饮后有齿颊留香的感觉。
而前人给出的岩韵解释,更是入木三分。
岩韵,可解读为“香、清、甘、活”四个层面。也就是岩茶,它喝起来是要有香气的,不仅杯盖上能捕捉到香气,更要在汤水里可以感受到。同时出汤要清冽、清透、清爽、清纯,汤水甘甜,喝到嘴里要有活力,重水重香,是岩韵的精髓。
岩韵的形成,与武夷岩茶“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种植特点密切关联,唯有丹山碧水的武夷山风景区内,才能孕育出独特的香气、滋味特点。
岩韵,可以说是一家独大,别无分号。
至于普洱茶为什么要讲究岩韵,最最最善意的猜测,是有人觉得岩韵这个概念好,高大上,套用到普洱茶身上很不错。
最近新上市的一款普洱茶岩韵可是非常的火啊,多少人为之疯狂,一件茶6.6万出厂价炒到20多万,还一件难求。
然,普洱茶的成功,完全不需要复制岩茶,它有自己独特的消费主张。
古树,即树龄不低于百年的茶树。
这一概念,在普洱茶当中打得火热。现如今,喜欢喝茶的朋友,一听古树茶,都知道说的是普洱茶,要是前头在加上几个著名的山头,这可了不得,它将意味着高价,随便也能卖出四位数、五位数一公斤的价格。譬如,老班章古树茶、易武古树茶、冰岛古树茶……
名山头与古树茶一相逢,便可令人联想起那句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古树茶的概念,在普洱茶中很成功。
但凡是成功的经验,都会被“借鉴”。这不,近些年茶界的后起之秀——白茶,也兴了古树茶的概念。
然,白茶是不说古树茶概念的。
白茶有荒野茶,却不会提倡古树茶。
在岩茶当中,有树龄的说法,根据树龄会分为高丛、老丛,但跟云南古树动辙五百一千年的树龄,完全没法比,扬长避短,岩茶中也不会有古树茶的概念。
与其宣传古树茶,倒不如侧重于岩茶的制作工艺,这中间的可塑性,还更强,可发展前景,还更广阔。
还有红茶,也曾听某掌柜宣传过古树茶的概念,
“我这茶,是在深山里的茶,算是古树茶了……”
结果一喝所谓的古树红茶,表现并不咋样,汤水单薄,少醇厚度。香气么,也只是熟悉的蜜薯香,并无其他。
古树,并没有给红茶加分多少,倒是红茶的工艺,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红茶与红茶之前对比工艺,还更有趣些。
《3》白茶年份随便标注,更是任性!
人有多大胆,白茶年份就有多高!近来看到的某些“老白茶”个人介绍,的确把人吓的够呛,难免要感慨一句——做旧都不带害怕的!
最开始的三年、五年、十年做旧老白茶,都只能算是小试牛刀,还不算太过分。
可近来看到的做旧老白茶年份,却有些把牛皮吹破的意思。
一看年份,十年都算少,现在都夸张地上升到二十年、三十年的年份上。
再结合这些“老白茶”的形态,更是惊悚万分。
有的,包的像块砖头似的,外头用金色的铝箔纸包裹好,美其名曰——金砖,看到倒有些像巧克力的包装。撕开金灿灿的外衣,“老白茶”的庐山真面目还真有够吓人的,漆黑一片,毫无生机,一看就是做旧过头,导致色素都被氧化,除了黑色,只有黑色。
有的,还被做成了阳春面般的造型,纸筒包裹着,一圆柱体。揭开白棉纸,里头的茶叶同样是黑黢黢的一片,十分怪异。同样,又是做旧的创伤后遗症。
要知道,若是年份真实,拥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年份,白茶也是散茶的形态,也不是这些饼、砖等。
二是二十年、三十年的老白茶,本身存量就到不多,压根不够压饼。
三是这些垂垂老矣的散茶压成饼后,对香气、滋味影响大,容易破坏口感,根本就没必要压饼。
综合来看,但凡是砖茶、饼茶形态的二十年、三十年老白茶,都要慎重购买,一言不合就会遇上做旧茶。
要远离这些做旧茶,有个很中肯的建议——别买年份过于虚高的茶。
要想真正远离做旧茶,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存茶,从新茶开始储存,亲眼看着白茶在自己手中慢慢老去,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买到做旧茶的风险。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