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面是为了卖相好而存在,这是一种提高商品外观的技巧。但是如果被有心的茶商利用,它就会成为欺诈消费者的存在。
判断撒面是否被恶意利用,关键依据是口感。举例来说,压制一批茶之前,把原料当中品相较好的拿出来做撒面,在最终产品上。撒面与产品内在的口感表现完全一致,这种是正常的技术应用。倘若在压制一批茶的过程中,选择一批口感品相俱佳的毛茶做撒面,最终的产品,撒面与茶饼内部味道差异巨大,前者比后者口感突出,那么这种产品就带有商业欺诈的嫌疑了。
行家们常说,内外一口料主要是指茶叶味道相同,实际上在茶叶生产压制的过程中,毛茶发生断裂再正常不过。有人觉得茶饼内部比较碎是商家有意为之,实际则不然。因为毛茶在经过静电除尘、挑黄片、称量、装袋的过程中,都会发生断裂。等压制成茶饼后,一根条索完整的毛茶已经碎裂成好几段,另外在撬茶的过程中,茶饼依旧会发生断裂,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
判断一片茶是否存在“撒面欺诈”的嫌疑,主要就是从饼面、内部分别撬下一定量的茶叶进行冲泡。如果口感差异不大,那说明茶饼为内外一口料。如果差异巨大,建议反复比对。如果每次结果都大致相当,则基本可以确定“撒面欺诈”的事实。
通过撒面来欺诈消费者通常出现在高端产品上面,尤其是名山古寨。许多茶卖相好、第一炮口感佳(从饼面撬茶)、但是越喝越差。
关于“撒面”这项技术,本身并无任何不妥之处,关键在于使用这项技术的人。是用它来使产品变得更好,还是拿来做欺骗的工具。作为消费者,需仔细甄别。莫要被奸商所欺骗,也不要使良心茶商蒙受不白之冤。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