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几日,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国庆长假了。虽然到哪儿都是人人人,但还是阻挡不了出游的脚步。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在茶区买的茶,拿回家来一泡,总觉得不是那个味道了。
主观意识占据主导
大家都知道景区特色和旅游纪念品的特性,可在旅游的当时,一开心,一上头,自然也就买了。出门游玩的一大乐趣不就是买买买吗。
以貌取茶,凭视觉判断
人都是视觉动物,不管对人还是对茶都一样。
一般来说,条索整洁、包装精美的茶更容易吸引人。商家发现了这个规律后,也更愿意在茶叶外观上下功夫了,尤其是包装。
有些包装设计费加材料制作费可能比这茶本身还要贵些。大家总会觉得包装隆重的,里面配的茶的品质也会相应更好点。所以在并不那么懂茶的情况下,就选包装考究的,精致的,送人也更有面子。
“本地人卖本地茶”也是种心理暗示。
比如在某些茶区,看到穿着民族服装在泡茶的店员,会觉得很专业很地道。或者在一些茶区,店家为了标榜他家茶叶的正宗性,通过公布自己的身份证来证明他和他家的茶都来自原产地。于是,自然而然对这些店里的茶多了三分好感。
忽略水中玄机
回到家,若是用带着漂白粉味道的自来水一泡,茶的香味和口感肯定会受影响。
为什么你从茶区买回来的茶,回家一泡,总觉得滋味不对
因为不是很懂,所以心中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