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过鲁迅先生的《故乡》,脑海中停留了这样一句话:“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里的“路”,寄托着先生离乡路上的失望与痛苦,以及对后辈的希冀。那么,当我们回归到
茶事上来,回归到
喝茶本身,也常常会提到一种路——
普洱茶的水路。
关于
普洱茶的水路,目前并没有官方的定义,它是人们在长期
饮茶、
品茶、评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说法。
一般来说,“水路”是指
饮茶过程中
茶汤划过口腔和喉咙的感受,这是一种动态的感官感受,且因人而异。惯用描述水路的词语有:“细、细腻、粗、较粗”等。
例如,我们品饮
古树茶的
茶汤时,一些茶友会这样形容它:香溶于汤、水路细腻。这里提到的“细腻”,指的便是
普洱茶的水路。
“水路”这一概念,一般在
普洱茶中出现较多,而
普洱茶又有生熟之分,因此它在两者中又有着不一样的表现。
普洱生茶,一般以“细腻、稠滑”来形容。
茶汤中水浸出物的含量、各种物质的分布及融合度又影响着水路的表现。通常情况下,
茶汤越甘甜、细腻、顺滑,
茶汤中内涵物质越均匀、丰富,它带来的感受会更细腻、更舒适。
如果以丝带般的缠绕来形容
普洱生茶的水路,那以巧克力般的丝滑和粘稠来形容
普洱熟茶就再恰当不过了。水路细滑的
熟茶,饮下一杯,如流淌的巧克力瀑布滑过口腔、喉咙,带来饱满、丰富的感受,饮完后满足感愈发深刻。
3、水路的成因
如果以水路较粗来形容一款
普洱茶,较明显的感受为糙感、刺感、干感,给口腔和喉咙带来的是明显的不适感。那么,日常挑选
普洱茶进行品饮时,不建议挑选这一类
普洱茶。
通常情况下,水路越细的茶,等级相对会越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等级越高的茶,却不一定水路细腻。
对
普洱茶水路的描述,有人会以“持久绵长”来形容,但事实上,持久绵长属于“
回甘”的范畴,一般不能用于描述水路。
总体而言,水路对于
普洱茶而言十分重要。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根据水路的粗细对一款
普洱茶的品质进行定论,但出色的水路表现,不仅能让我们收获一次美好的品饮体验,还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一款
普洱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