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制作工艺的不同,普洱茶又可以细分为生茶和熟茶。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晾干等晒青毛茶初制环节完成后,经合理拼配压制成饼(砖或沱)则为普洱生茶;如果晒青毛茶继续40-60天左右的渥堆发酵,出堆后拼配压制,则制成普洱熟茶。
虽然同为普洱茶类,生茶和熟茶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最佳品饮期和茶性两个方面来看,新茶时期的普洱生茶,刺激性较强,且香气和滋味表现均不突出,经过数年存放之后,茶性逐渐变得温和,品饮价值和适口性也不断提升;渥堆发酵加快了普洱熟茶的转化速度,新茶时期即具有较高的品饮价值,且茶性温润,老少皆宜。
为了扩大出口,满足更多茶友的品饮需求,1973年,云南省茶叶公司派出七人小组到广东学习发酵技术。从广东考察学习回来后,以邹炳良、吴启英等茶人为代表,昆明、勐海和下关三大茶厂结合所在地的气候特点不断改进发酵工艺,到了1975年,云南各茶厂的发酵技术基本定型并统一,普洱熟茶的发展历程也由此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