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各种题材的“招数”层出不穷,时至2019年接近尾声之际,又被央视请上了银幕……
央视财经频道视频截图
又一次将普洱茶赤裸裸的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这次的“披露”并不是指“普洱茶的炒作”,而是直指普洱茶的源头触及到生态政策的“红线”。
一、普洱茶是怎样捕获消费者的心理?
普洱茶自2007年由高位跌下来以后,沉寂了两三年。
茶商卖着“纯料古树”还不过瘾,2013—2015年又整出“单株古树普洱茶”。
消费者本来喝着纯料古树很幸福的,突然觉得纯料古树没有味道了,味淡了!(茶园“大佬”们不带纯料古树玩了……)
“山头”、“名寨”、“古树纯料”、“单株”的概念统统走了一遍,消费者其实已经很累了,钱包也差不多了,但是普洱茶概念还没有完……
2015年出现“国有林”的概念,这一次不玩小的,直接整起了“大生态”概念,把多年没有开采的“宝库”拿来营销。
讲起“国有林”普洱茶重镇——易武,这个地方表演的淋漓尽致!
在易武街上,家家都是“国有林普洱茶”原料销售;全国的茶叶店里,“国有林”成为座上宾;没有“国有林”普洱茶销售,就感觉自己不是行内人!
我们相信“国有林”的存在,也相信里面普洱茶是非常优质的,但我们更相信“国有的资源”不是谁想有就有的,更不可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二、普洱茶招数用尽,未来的红利在哪?
普洱茶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台湾人缔造的“越陈越香”概念,倡导消费者“大量存茶”,炮制普洱茶的金融性,升值、保值概念……
再到普洱茶山头,名寨,纯料古树,单株,资源等系列操作过后,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源头的茶农还是市场上经销商,用户已经都是“遍体麟伤”。
普洱茶无论在源头,还是在渠道上都已经形成“堰塞湖”。
普洱茶的未来红利在哪里?
是建立渠道模式,还是要建立用户场景?还是要继续挖掘普洱茶的题材,拖着向前走?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