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新制普洱生茶如果马上消耗掉,那么它就属于一个产成品,如果打算放进仓库让其陈化,那么其就是一个半成品,因为陈化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与之前有所不同。面对这样一种与众不同,又时刻充满变化的特殊商品,如何正确认识其商品的品牌价值,很是繁复与费劲,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去观察。
普洱茶,不管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角度来说,在看待普洱茶的品牌观之前,都必须先了解其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诸多与众不同的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理解与认识,最终建立起一个完整系统和全面的普洱品牌价值观。
以下我们试图通过五个维度去组合出一个完整的普洱品牌观。
作为厂家必须以最便宜的成本,最适合后期转化的配方为目标制作产品的意识,去建立一种性价比高,可以抵御漫长岁月存放风险的产品,去塑造普洱茶的品牌,而非把初制新茶当作产成品去经营,因为这些茶卖出去后,在漫长时间里其都会大量保存并随时被拿到市场进行品鉴和对比。
第二,普洱茶的品牌是由品质和变现率构成的。
新制成型后的普洱茶再生产过程或者说后期陈化的过程非常漫长,占用资金很大,必须通过大量外来资本参与,承接多次换手,最终达到其符合市场消费的口感。这个过程对换手率和变现率有很大的要求,如果品牌能支撑其顺利完成,则这样的品牌是成功的。
大多数外来资金进入普洱茶存放领域不仅会选择性价比高的品质,还会选择市场辨识度高,容易转手的产品,以方便日后投资变现。所以在考量普洱茶品牌上,其是否具有在漫长岁月中保持很强市场辨识度和变现率是判断其品牌价值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普洱茶品牌,不仅体现产品品质优良还体现极强变现率。
一方面普洱茶陈化周期漫长,导致若干年后,早期生产的厂家可能倒闭或者转型,可能失去品牌宣传力,茶虽然还好,但生产之初的品牌已经不能支撑其后期的换手和变现。
另一方面,普洱茶产品品质是由用料和存放效果两个方面组成的,缺一不可,所以存放效果很重要,同样产品通过不同存放方式,出来的口感天差地别,所以存放环节或者说流通环节本身也影响普洱茶口感和素质,所以在这个领域出现品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普洱茶流通领域重新塑造新的品牌,东西依旧在,名称可能已经换了,换成符合能支持其在新形势下更容易变现的新品牌,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二次品牌”。所以存放阶段也会产生品牌,这个品牌有时候和生产之初的品牌同时叠加使用,有时候又互相舍弃,单独使用,这关键看具体情况。
第四,新茶领域能出品牌,老茶领域也能出品牌。
当前普洱茶的品牌绝大部分都是在新茶领域诞生的,是由毛料收集者在新制阶段赋予的名称和情怀,向市场描述和宣传,塑造一个专有的产品形象。只是时隔多年,这些陈化后的产品现状能否符合当初品牌制定者希望达到的效果呢?或许物是人非,那些品牌制定者早已不复存在,而留下来的只是孤零零的产品。
而历经多年陈化后的普洱茶,这个时候已经很适合市场消耗。这个时候我们是否能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把转化后的普洱茶当作原料,重新组合,拼配,制作出一款符合当下市场消耗的产品,并赋予其新的定位和品牌呢?我认为这种创新是完全符合普洱茶存放现状的,也是解决大量存放普洱中期茶的最佳方案,这也是继十几年前上山收料制新茶后,普洱市场迎来的新的风口。
第五,普洱的品牌可以是茶本身,可以是卖茶的人,可以是一个仓库,也可以是一个平台。
普洱茶品牌的作用就是指导市场消费,简化专业的交易带来的难度,让买卖变得更简单和双赢。
虽然市场普洱茶品牌众多,但真正能达到要求的确是少之又少,很多产品单凭厂家生产之初的品牌宣传已经难以为继了。这个时候出现专业的普洱茶推荐人,通过对产品现状的分析,给出一个清晰的口感描述和价值评估,并对未来转化亦给出专业的估判,这些都是有助普洱茶轻松交易的手段,久而久之也形成了品牌效应,经此推荐的产品都不负众望,那么此推荐人就是专业的普洱茶品牌人。
当然除了厂家的品牌和专业的普洱推荐者,有些专业的仓库也能形成普洱茶交易品牌,比如早期香港金山楼出来的产品,比如香港普洱奇人吴树荣的专业普洱仓库,这里出来的产品都是奇货可居,受人追捧。正因为专业、专注、自律,使得这些流通中的一些环节也成为普洱交易的品牌。
当然时下最热门的普洱茶流通品牌就是专业的交易平台,结合移动互联和大数据分析,普洱茶交易平台能突破传统的交易模式,把最快捷最清晰的普洱茶资讯传播出去,全方位无死角快速形成交易。这是普洱茶存放领域和交易领域互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节点,普洱茶交易平台的建设终究形成品牌,吸引更多的普洱茶交易者、收藏者的关注和参与。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