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茶和沱茶转化最大的差异在哪里?
时间:2020-01-13来源:普洱世家 作者:叶风浏览:
次
饼茶和沱茶转化最大的差异在哪里?
这个言论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据2008年制定的
普洱茶标准定义,以及这些年来茶界的不断论证可以说明,完全具备
普洱茶的条件就必须具备“紧压”和“陈化”这两个条件,不然,都不能完全称为
普洱茶。
因此,紧压不仅仅是
普洱茶形状的不同和改变,更在于它是称为
普洱茶条件之一。
过去百年间,无论是
老茶号
老茶庄,还是上供给皇室的
贡茶,基本是紧压的,又以砖、饼、沱居多。从来就没有史料或者实物证明散
茶具备有这样的能力一直保存着。
所以,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属性,除了它本身就有这样的特质外,更多的是来源于后天人们对它的改造,那就紧压。
紧压的好处除了便于在运输,存放方面外,更重要的是利于
转化或者陈化后的独特口感。那些
历史上声名显赫的
老茶,哪一个不是进行压制过的呢。由此可以说明,
普洱茶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属性,必须是紧压的。
而紧压就分为很多种,这里就不赘述了。
其实
沱茶和
饼茶由来已经很久了,只不过
沱茶诞生的时间较早一点,上至宋朝年间
团茶,后至明清的
沱茶,特别清朝年间的
沱茶尤为重要,而
饼茶则诞生于清末,在民国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
饼茶达到了一个程度的高峰,特别
印级茶和
唛号茶发扬了
饼茶的魅力,极大的推动了
普洱茶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
这一路走来,
饼茶和
沱茶并没有说孰优孰劣。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优点,也各自有各自不足的地方,这众多的总总才造就了多姿多彩的
普洱茶历程。
如果在
原料,
制作工艺,存放地都一样的情况下,非得要挑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来的话,可能就在陈化上面了。
饼茶相对于
沱茶来讲,它与空气的接触面要比
沱茶大一些,并且厚度不是那么厚。而
沱茶则不然,厚度居厚,被包裹的
茶叶居多,那么在外界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
饼茶的
转化是会比
沱茶更快。
这也就造成了在多年以后拿出来泡了喝对比下来会发现,同样的用料,同样的
制作,同样的存放,最后口感滋味却大不一样!
因此,
饼茶和
沱茶转化最大的差异化在于给人们的口感是不同的,而不是
茶叶外观本身的变化。因为两者在长达几年或者几十年间,都在变化,但这并不是它们的核心,最终呈现的口感滋味才是……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