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重拾老调,结合多年来的经验,再来聊聊个人的理解。
八因子评茶法
个人认为:普洱茶的品饮,若以次第而分,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从普适层面来说,就是“八因子评茶法”。笔者曾在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进行过高级评茶员的修习,并获得高级评茶员证书。在评茶员的认知范围,茶的品鉴标准就是“八因子评茶法”,这个八个因子分别是条索(颗粒)、整碎、净度、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
其次,是8个因子的“程度”。如:香气的浓淡程度。在表达香气的浓度时,我们常常听说“香气浓郁”、“香气馥郁”、“香气持久”等术语。其实,“馥郁”表达的浓度要比“浓郁”高。而“持久”表达的则是香气留存时间长,比如冲泡一款茶,已经冲泡10开了,仍然能闻到香气,就是香气持久的表现。再者,盛过茶汤的公道杯,3-5分钟以后,还能闻到挂杯香,也是想起持久的表现。
二、从精深处说,是有如茶气、喉韵、回味、饱满度、水路、野韵、口腔的凉感、均衡协调性等术语描述的特点。
普洱茶的品
喉韵,是茶汤下喉的感觉,就像是吞了一团似乎像固体而不是液体的物质,就拿未经咀嚼的果冻来形容吧。在顺喉而下的过程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这一团“果冻”到达的位置似乎是胃部了。这种感觉也被形容为这个口腔和喉咙的“通透”。
至于均衡协调性的说明,需要反证。不均衡协调的体现是什么呢?比如说,一款茶香气很好,但汤感淡薄。或者香气偏淡,而甜度偏高,即香弱甜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