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普洱茶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接受,品鉴普洱茶成为了一种健康、时尚、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普洱茶的品鉴是一个综合感知的过程,主要是在视觉、味觉、嗅觉的综合运用过程中去鉴别普洱,感知普洱,用心去体验普洱。在品茶过程中,最绕不开的就是关于茶的陈韵、香气、味道、喉韵等的讨论了,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普洱茶品鉴中的三大难点:水性、喉韵和茶气。
普洱茶的水性
在品鉴普洱茶时,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个名词——水性。与之相似的还有“水味”一词。其实,水味和水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①滑
②化
入口即化,是优质陈年普洱茶的特征之一。普洱生茶和熟茶经过长期合理存放,水性都可至化的境界。一般,生茶表现的化要比熟茶来的高雅,生茶陈化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化的境界。生茶需要60年以上,熟茶需要30年以上的陈化时间才会有化的口感。
③活
④砂
⑤厚
⑥薄
和水性厚恰好相反,水性薄的茶汤喝到口腔里,缺少醇厚感,水质也感觉轻而淡。总的来说,淡薄的水性多半是由于茶叶本身内质不够丰富的缘故。由于水性薄往往会造成小器的格调,会使品茗者产生了轻浮、薄弱、不安稳和抗拒的感觉。
⑦利
利往往是因为水性太薄的缘故,而使得口腔有触及利刃的感觉,茶汤入口缺乏厚重感,会引起单薄、偏激、难过的感受,让人产生排斥和拒绝的心理。一般由灌木新树茶青制成的普洱茶和一些品质较低的普洱茶,茶汤水性多半薄而利。
“水味”则是用来描述一泡茶的茶水滋味下降到一定的地步——无限接近水的味道。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茶滋味和水味分离,茶汤的浓度下降到相当低的地步。
①甘
甘的品味是比较涵蓄,不像香那样飘逸,往往都是和苦味伴随而至,常说“苦尽甘来”。
②润
润的润喉感。润喉是解渴的第一步骤,再是补充足够的水分,因缺乏水分而产生的郁闷,立刻得以消除,胸怀舒畅,喉头得到滋润,渴象就可以去除。
③躁
有些陈年普洱茶品,在贮存过程中太过于密封,开封后马上冲泡,也会有躁的情形。必须装在较宽大的容器,回气一段时间后,躁感自然消失。茶叶一旦有了躁燥感,就不能评为好茶,品茗者对躁感是最难以接受的。不但直接带来难受而不安,更因躁感的出现,即使拥有最多优美特色茶品,也会立即统统被否定掉。
普洱茶的茶气
简单说,就是喝过普洱茶之后人的身体反应,这种反应有强烈和微弱之分,有良性和负面之分,有的人身体比较敏感能体会得到,有的则反应相对迟缓些。一般来说,反应激烈的良性的普洱茶,让人产生愉悦感的,我们认为是茶气重的优质的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