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喝普洱茶的人都有感知,喝到好茶时身体发热、打饱嗝、出汗等反应,就顺口来一句"茶气足"。但不认同的,也来一句"喝白开水也淌汗"!似乎"茶气"是否存在,说不清又道不明。这几年来,不断感受不同的普洱茶的茶气,也在不停的看书查阅资料,也期望科研机构给个科学解释,但都没有征服自己的答案。
最初接触"茶气"这个概念,是2006年从台湾邓时海先生《普洱茶》一书中看到,邓时海先生对普洱茶的火热及普洱茶知识的普及贡献巨大。那时候爱上普洱茶的多数人,都是从这本书中学知识的,仅有少数茶店老板有,限时借阅。书中P71-78页,邓老用了大量的篇幅及例证来阐述普洱茶的"茶气",但归结为普洱茶中"有机锗"的原因,导致了人们喝好普洱茶后的身体种种反应。
自己一直持怀疑态度,稀有金属"锗"是用来造核武器的,传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用的锗就是产自云南的临沧。现在云南境内的上市公司驰宏锌锗、云南锗业也很出名。邓老想用科学来破解"茶气","有机锗"对人体的作用来解释,觉得科学依据不足。
前段时间的"疫情",官方信息在抗击"疫情"战斗中,在无特效西药的情况下,中药一直参与,并起得了很好的作用。浙江有茶叶起作用,云南农大有普洱茶作用更大的报道。去年底自己便秘原因,找中医调理了段时间。吃中药后,身体反应明显,肚子胀、痛、咕咕响等。突然想起了茶叶的起源,茶叶最早是药用的,茶叶本身就是中药。《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中国人一直延续了医食同源,药膳同功的传统,饮茶成了多数人的必须。云南澜沧江流域又是世界茶的发源地,国外及其它地方的茶都是它的子子孙孙。原产地的"茶",药正宗药效强,合乎逻辑。
所以本人认为普洱茶的"茶气",是因为普洱茶是中药,是药起作用的结果。中药的神奇作用,许多用科学难以解释。内含物质丰富药效突出的普洱茶进入人体,引起人们发热、打饱嗝、出汗等反应。
这样,品饮不同普洱茶时不同的"茶气"反应,也就好解释了。
下面用自己喝过、感受明显的普洱茶加以说明。
一、老普洱茶的茶气最足。
经典老茶,除了香气更浓醇,汤水润滑、饱满外。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茶气最足,到了走经络的程度,骨节酸胀,体感明显。曾与资深茶友一起喝80年代的勐海茶厂"雪印",参与喝的两位美女脸发烫发红。喝"97水蓝印",自己后背发热快速,茶汤在肚内游走感觉明显,毕竟是当年布朗山主产区的原料。
喝经典老茶的感受,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七碗茶描述很贴切,后人没有谁能超越。"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得气→发汗→循经→通神,是经典老普洱茶气的路程。
二、古树茶的茶气足。
台地茶密植,有的还用的是组培苗,无主根,根浅吸收矿物质少,每年修剪施肥提高产量,内含物质有限。而古树茶,自然淘汰多年而生存下来,生命力极强。按树木,树有多高根有多深,一枝对应地下一根的说法。古茶树深入土壤的深度、宽度是台地茶的N倍,吸收的矿物质养分丰富。茶叶的水浸出物比例较高,进入人体反应也很强烈,也就是茶气足。
去年在一资深茶友店里,分享自己存的2006年娜卡古树纯料,此款茶是2006年春朋友亲自到娜卡现场收的古树纯料,委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压饼的。已有13年生长转化的茶。因当天前面试了另两款茶,喝这款时,几人都打住了聊天。茶友来了一句"好茶!喝通透了",其他人应声相和。
三、好普洱茶气较足。
好的普洱茶水浸出物含量一般在45%左右,茶气也较足。
四、差的茶茶气弱或无茶气。
水浸出物含量达不到35%的所谓的普洱茶,不仅难喝,也无茶气。就如中药,红豆杉能治疗癌症,但科技人员发现有的地方种植的红豆杉就不含"紫杉醇",谈不上药效了。夏天雨水季节采的台地茶,难有茶气。
五、不同的人对茶气的反应不同。
人群个体的差异性强,对普洱茶茶气的反应度也不同,有的较敏感,有的较迟钝。或者说喝同样药效的普洱茶,有的热得衣服一件一件脱,有的无感觉。
不同的人,对同一款茶的反应不一;同一人对不同的茶反应也不一。注重练功养气的人,对茶气反应敏感。
六、原因推理
药有药性,中药的药性有生发、收敛、补益、疏泻等。一般来说,植物的根部入药,药性多数是主收敛的,枝叶入药,药性是生发的。普洱茶是枝叶,作为药,就是主生发的。茶气是生发的一类,所以出汗、发热、发烫、催气打嗝是主要表现。同时,中药起作用不单只走肠胃,还会走经络。也许正是生发的药性再加上循经走络的原因,共同造成了茶气的产生。也正因为不单走肠胃还走经络,所以喝同等量的茶所产生的小便,没有喝同等量的凉开水产生的多。
人的体质不同,药性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也不同。这也符合普洱是药,茶气是药性的判断。
斗胆对神奇的普洱茶"茶气",写了以上文字,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请茶友多指教,欢迎真诚交流。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