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
普洱茶行业跌宕起伏,如果要描写一部
普洱茶千禧发展史,其中一半的篇幅描写的是
班章。
班章普洱茶素来以“强烈、霸道”而闻名,被誉为“
普洱茶王”,在业界拥有众多狂热粉丝。
然而谁还记得,在20多年前
班章因其条型粗壮,滋味浓厚显苦过于霸道,一直不被
茶厂看好,甚至一度沦为滞销品。
班章是如何在短短20年里,在众多名山头中一跃而起登顶“神坛”的呢?
(1)2000~2004年
直到福今何氏兄弟,在
勐海茶厂用来料加工方式加工
班章普洱茶,做出如今茶友们熟知的
班章“大白菜”系列茶品,
班章茶这千里马终于被伯乐发掘。
“大白菜”源于其外包装上印有OFDC绿色食品和有机(天然)食品双认证(标志的中心为一颗大白菜的图案),故被茶友们亲切的称为“大白菜”。
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有:2000年
班章橡筋青饼、2003年
班章白菜二星/三星/四星青饼、2002年
班章珍藏精品青饼、2002年
班章特制精品青饼、2003年
班章六星孔雀青饼等。
(2)2004~2005年
2004年,
勐海茶厂改制后,不再接受来料加工。福今何氏兄弟便改租用兴海
茶厂压茶制茶,
发酵制作出了“孔雀
班章生态茶”系列茶品,也就是如今受众多茶友追捧的土鸡沱、ABCD堆。
班章“大白菜”和“孔雀”作为
普洱茶殿堂级茶品,历经十来年的陈化,“大白菜”和“孔雀”将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口感诠释的淋漓尽致。更令人艳羡的是它们的升值幅度,从刚出厂的每饼均价数十元,上涨至今日的平均每饼数十万元,整件上千万元,这些产品的光芒在后期一定程度助长了
班章的声势。
(3)2005-2007年
同期,
普洱茶蓄势待发,各路游资蠢蠢欲动,全民炒
普洱茶的浪潮汹涌来袭,然而这还不是
班章腾飞的时期。直到劣质茶的泛滥导致了2007年
普洱茶市场崩盘的风波过后,高品质的
古树茶成为茶客争相追捧的对象,
老班章的身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2007年开始,福今
茶厂改变了直接以
山头茶命名的方式,开始注重选料、年份、等级的区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