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适者生存。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存活上百年,从自然科学或者茶道文化方面,都能称为古茶树的两棵树。笔者认为,古茶树就是当地的文明传承,而这种文明的传承与之息息相关的就是生态环境。 普洱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受环境制约,又影响周围环境。
茶树生态在历经百年的时代变迁过程中,茶树周边及寄生的植物多种多样,特别是当我们走进原生态的古茶树林时,柏树、杉树等乔木琳琅满目。还有那些寄生在茶树上的螃蟹脚、苔藓等等寄生物,与茶树共荣共生,这是乔木类植物的自身生长优势,也是大自然界的馈赠。 一棵茶树,从种植的第一天开始,就与当地的地质、气候、生态有着密切联系,时间会让茶树随着环境而自我生长进化。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在布朗山相距三公里的老班章寨和班盆寨,因为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导致两个寨子的古茶树所制作的茶叶有着截然不同的汤感特征。
在滇南茶区(包括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文山4个地州的22个县市),其中普洱茶的重要产地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的气候主要是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北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度17℃~22℃,年降雨量在1200~1800毫米,西蒙的年降雨量为2812.9毫米。
这些优越的气候条件为该区种植的云南大叶种创造了适宜生长的条件,也为普洱茶化学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普洱茶树属于酸性植物,对土壤酸碱度比较敏感。
云南的土壤一般为红壤、黄壤、砖红壤,PH值在4~6之间。
普洱茶最适应的土壤为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普洱茶树耐荫,但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在比较荫蔽、多漫射光的条件下,新梢内含物丰富,嫩度好,品质高。
云南普洱茶区海拔在1200~2000米,纬度偏低,海拔偏高,地表接受日光辐射量也较多。
人们常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其道理就在于高山云雾多,漫射光多,光质和强度起了变化,有利于茶树的光合作用,促进了茶叶质量的提高。
出产最优质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以澜沧江为界划分为:
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
新六大茶山的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县境内,只有景迈茶山位于澜沧县,与勐海紧紧相连。新六大茶山的茶园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坡丘陵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降水量为1200—1400㎜之间,年雾日达到128天。西双版纳勐海地区环境适宜,生态系统完整,使普洱茶具有了独特而丰富的口感和健康功效及收藏价值。
普洱茶就生长在这终年湿润、云舞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不施农药的环境。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