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伏结束,天气渐渐转凉,秋的韵味渐渐浮现,
秋茶也陆续上市。
秋茶真的低级吗?今天咱们便来一探,
秋茶究竟值不值得喝?
秋茶,顾名思义就是秋季产的茶。茶的种类按季节有春、夏、秋之分。通常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
茶叶称之为
春茶;6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称为
夏茶;7月中旬之后的茶就算是
秋茶了。
而在晚唐期间,一位和杜甫齐名的诗人许浑的诗里写到“
秋茶垂露细,寒菊带霜甘”,另外张籍也在《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里提到:“
秋茶莫夜余,新自作松浆。”
在寥寥无几的叙述里,虽无法窥见
秋茶的全貌,但也能得知从晚唐起,民间已有喝
秋茶的习惯了。
秋茶真正的普及应该是在宋朝,陆游曾在诗里提到:“园丁种冬菜,邻女卖
秋茶。”以及“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
秋茶。”深谙
养生之道的陆游,一生爱茶、痴茶,想必对
秋茶也是非常喜爱的,不然,也不会“初到荣州(今四川自贡荣县)”,就急忙“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
秋茶”了。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秋高气爽,雨水较少,这个季节产的茶,香气馥郁绵长,口感甘醇。
茶树经过春夏两季生长、
采摘,新梢
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色较黄,芽叶较瘦小,叶张较薄;但滋味平和,水薄甘甜。而且在冷干环境下制成的
茶叶内质保持较为完好,
茶叶内含水分少,更显香气。
干茶:
绿茶色泽黄绿,
红茶色泽暗红,
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
采制
秋茶时的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
茶叶显得老些,厚度明显降低,口感汤质淡薄。但
秋茶也有过人之处,
秋茶最吸引人的便是它的高香,香气高亢缭绕,有种喷薄而出的气势,别有一番滋味。
秋天
采摘铁观音的天气是最佳的,制成的
铁观音在适宜的气温下保存不易变质。而且寒露之后的
铁观音味道更香,口感也更为顺滑。
铁观音秋茶一般会在9、10月上市,9月上市的是早
秋茶,10月开始才会大规模上市。
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
茶树经头年冬季的休
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壮。对
绿茶而言,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品质相关的一些物质,特别是
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富集,使
春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
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容易老化,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
夏茶能溶解于
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
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
茶汤滋味不及
春茶鲜爽,香气不如
春茶浓烈。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
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
采摘,新梢
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
叶底发脆,叶色泛黄,
茶叶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当然,
茶叶作为商品,不仅与
原料、加工有关,还与
价格和消费偏好有关。对
秋茶的选择,还要从性价比做一个整体的衡量,您说对不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