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茶友说,就买口粮级别的。那到底什么算口粮级别的茶呢?也不好说。
前两天,又有茶友,让推荐口粮茶,问得多了,我也想试着去定义一下。
想想咱们吃饭,无论菜系怎么变化,主食基本永远是大米、馒头、面条和玉米这些。
像糯米、黑米、红米这些,虽然好吃,也营养,但就是不能做主食,时间久了,胃会承受不了而失衡。
那么口粮茶,跟主食一样,就应该是日常生活的茶饮。饮食饮食,饮和食都是人的第一需求。
口粮茶,扮演的就应当是这样的角色。
想到这层,则无论贵贱、级别、段位的高低,在这框架下来挑选口粮茶,也就有了标准。
下面试着梳理,希望对您有用:
什么是口粮茶?
口粮茶,就是天天喝的茶。
如果只是认识到这层,那几乎无法挑选,因为经济能力不一样,对口粮茶的要求完全不一样。
所以,口粮茶不等于便宜经济的茶。
但口粮茶一定是适口、平和、弱刺激、健康、大剂量喝无肠胃负担、能满足日常补水需求的茶。
茶性上温和、不寒不燥、多喝无身体负担。
品质要求有门槛,那些茶碱过重、苦味不化,涩感过强、腻嘴不去的茶,都不宜作口粮茶。
味道不正的也不宜作口粮茶,比如那些反复进仓出仓,违背正常陈化标准的。
对于那种高段位、条件好的茶友,喝高品质的口粮茶无可厚非;对经济条件普通的茶友,可以放低一些要求。
老茶里有一些品质不错,但略有瑕疵的,是普通茶友的选择。
因为陈期不到,寒燥退得不彻底,如果天天喝,身体容易失衡。
如何交替?
再就是季节和个人的体质特性,要顺时而变,与身体平衡。
这些,一般作为成年人,日积月累的,都有常识,即使自己没有,身边人也有。
喝茶,理论再多,都不如喝下去舒服,最能说明情况。
不少茶友反应,喝生茶肚子不舒服。拉肚子、胀肚子、寒等等,都在新茶时期出现。
对普洱茶来说,新茶就是半成品。
燥感伴随着的问题是,喝多了容易上火、体热、不舒服,身体走向另一个极端。
再就是新熟茶的堆味,这个现在的技术手段不断进化,好的茶,新茶时期堆味就很小了。
但茶水分离,不粘稠、不顺滑、喝下去燥口等,也不适合作为口粮茶。
综上所述:
口粮茶必须满足日常品饮的补水需求,多喝且舒服;
避免滥茶,品质过次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