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阳光晾晒、蒸压成形、自然干燥、包装等一系列的制茶工序后,形成的自然转化的茶品。茶叶在制成成茶品的过程中,只进行了轻微的发酵,使得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大量留存。而这些物质在后期存储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杀青的温度对茶叶中酶等活性物质有较大影响,温度过高,使茶叶中活性酶等物质失去活性,不利于茶品后期的存储和自然转化;温度过低,杀青进行的不彻底,茶叶的青味、含水量不能减少到恰当的量,影响茶品制成后的品饮感受,所以杀青时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不行。
这是从苦味产生的物质基础来分析,而每个人对苦味的感受存在一定差异,有的茶友对苦味十分敏感;有的茶友可能会较为迟缓。我们就从苦给人带来的感受再来分析一二。
普洱生茶的苦味轻重包括:几乎没有苦味、轻微的苦味、苦味重、苦味浓烈;
常言道:“不苦不涩不成茶”但还有下一句“苦涩不化非好茶”。
若是苦味在口腔内持久不散,同时每饮一泡茶都会叠加,给口腔造成不适感,这样的苦则为不好的苦。
当然因为每个人对苦味的感知不同,并非是绝对的。但饮茶,适口为好,给口腔带来舒适的茶方能算得上好。
冲泡茶品时,出汤时间的把握也很重要,不宜重闷,前5泡即入即出,不宜泡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