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所谓冰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在放入冰箱之前,你可以在室温下冲泡几分钟到几个小时。
-你可以用冷水冲茶放在冰箱里过夜保存。
-在茶叶上放冰块,让它融化,就可以沏茶了
我故意排除了把茶热冲泡然后放进冰箱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加热的第一步,这不是本文的主题,本文只对冷泡方法感兴趣。
我杯子里的冰茶发生了什么?
抗氧化分子的另一个故事!
分子分析表明,与热冲泡(6-8毫克/克的叶子)相比,冷浸液增加了茶多酚的浓度。此外,EGCG是茶中最具抗氧化能力的多酚之一,其浓度随着冷冲泡(绿茶和乌龙茶的茶叶含量在2到3毫克/克之间)而增加。另一方面,冰茶中未检测到另一种有效茶多酚EC的含量(尽管红茶中EC含量为零,而热浸乌龙茶中EC含量较低)。
为了了解冷冲泡是否提高了茶叶的抗氧化能力,作者测量了“FRAP值”,这是抗氧化剂分子与氧化分子接触时得到的一个实验值。测量值越高,抗氧化分子的抗氧化能力就越强。作者观察到,冰绿茶(1653.5比1463.1)和冰红茶(1218.8比1111.8)的FRAP值略高。另一方面,冰镇乌龙茶的这个值乘以4(1278.5比325.4)。
当然,我们有一个冰茶可能更抗氧化,但口味如何呢?
为了进行他们的研究,作者购买了白茶(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和绿茶(龙井、毛峰),他们在热(70°C,7分钟)或室温(15分钟到2小时)下冲泡。研究发现,白牡丹、寿眉、毛峰冷泡2h茶多酚总量较高。白毫银针的多酚含量无明显差异,冷泡龙井的茶多酚含量较低。此外,与Lantano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他们发现冷浸2小时可提高白牡丹、寿眉和毛峰的抗氧化活性,但对龙井和白毫银针的抗氧化活性没有影响。(特别提示:此处茶名无从对应翻译,因为原作者对中国茶的称谓与传统叫法不一一对应)。
这些结果与Lantano等人获得的结果一致,但也表明茶的类型也可能影响抗氧化分子的冷扩散。
快乐与健康!
在健康实践中呢?
不幸的是,科学文献中关于冰茶对健康影响的数据很少。
茶的高温一度引起了关于食管慢性炎症(?Barrett食管?)的风险和食管癌发生的后果的争论。伊斯兰利及其合作者于2019年发表了一项从2004年到2008年对50045人进行的前瞻性研究,研究了在高于或低于60℃的温度下每天饮用红茶和绿茶对食管癌发生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热茶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每天饮用700毫升以上的人),但在低于60℃的温度下喝茶的情况并非如此。
Maufrais等人在2018年的mate研究中也注意到了这种冷热两分法。事实上,33人食用冷(3℃)或热(55℃)的输液。摄入冷伴侣90分钟后,心率略有下降,但分解代谢(此处为脂质氧化)、压力反射(身体对控制血压的反应)和能量消耗略有增加。此外,Chen等人在2019年也报道了冰绿茶具有更强的降血糖作用(合作者之一JiayiJiang于同年发表的摘要)。
这些不同的数据表明,凉茶可以调节细胞的新陈代谢,这对于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或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代谢紊乱可能是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