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颜色越深发酵度越高?你还在以颜色来区分茶类吗?
时间:2021-07-23来源:苏茶网 作者:佚名浏览:
次
茶汤颜色越深发酵度越高?你还在以颜色来区分茶类吗?
茶叶依据
制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绿、黄、白、青、红、黑”,其实这也明确指出了各种
茶类基本的
茶汤色泽。
人们对于
茶叶有一个普遍的印象,认为
茶汤色泽越绿,
发酵程度就越低,
茶汤颜色越黄或者越红,
发酵程度越高。可是,以颜色来区分
发酵程度准确吗?
01.
所以,虽然同样都是
发酵,但一个剧烈,一个和缓,在叶内产生的化学变化也就不一样,会产生截然不同的
汤色。
以青茶来说,
汤色蜜绿或蜜黄的茶,
发酵程度未必比金黄或橙红色
茶汤低。
以文山包种茶为例,因为其
茶汤颜色呈现蜜绿或蜜黄,所以一直以来被认为是
发酵度最低的包种
茶类,但其实这是个误解。过去
茶农制作文山包种茶,是以摊菁薄、搅拌轻柔的“消水”制法为主,有别于冻顶
茶农的“积水”制法,于是文山包种茶的
茶汤色泽较绿。
所以说,一部分加工良好、
茶汤颜色较绿的包种茶,
发酵程度是可能远高于其他
茶类的。不明就里者以
绿茶的
汤色与
发酵度的关系直接套用到所有
茶类上,其实是不科学的方法。
02.
针对不同的
茶类加工,茶青的成熟度、加工方式、厂房设施与气候条件都有可能影响
茶汤的颜色。
不过即使是
采摘成熟度相同的茶青
原料,所
制作出的
汤色也可能不同。以
乌龙茶来讲,其
汤色可能呈现蜜绿、蜜黄、金黄、橙黄、琥珀等各种颜色。
主要原因在于在
茶叶制作过程中,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制茶师傅的做青、
杀青方式不同,这些细节都会影响最终
茶汤的颜色。
另外,春、冬两季,因为平均气温较低,日照较为和缓,
茶叶中酶的
活性不容易提高,所以做出的
茶汤颜色金黄。夏季,因为气温高、日照强,
萎凋不容易掌握,所以容易做出偏红的
汤色。
所以说,
汤色与
发酵程度并没有绝对的关联,
茶叶受到茶青
原料、气候条件、加工方式等影响都会产生不同的
茶汤颜色。单单以
茶汤颜色来区分
发酵程度,甚至是
茶类品种,其实是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