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适口为珍”不无争议,向初学者阐述起来确实简明扼要、举重若轻;但也不乏有人旗帜鲜明地提出“政治正确、专业缺位”的批判。
宋太宗赵光义问大臣苏易简:“食品称珍,何物为最?”苏易简回答说:“臣闻物无定味,适口者珍。”
现代人将文绉绉的“适口者珍”通俗成了“适口为珍”,但这不应成为评判一款普洱茶好坏的圭臬。
这就涉及到主观偏好与客观评判之争。
相信没有人会否定老班章和冰岛是好茶。客观上都属好茶,但个体的主观偏好不同,你让他来品,好评差评就难料了。
所以,我们说“适口为珍”这种主观的经验论并不完全正确,普洱茶的评判自有其客观的科学方法。
最后,“适口为珍”真的一无是处吗?
非也
作为店家,你对顾客推一些特点不太鲜明、定位也不高的普洱茶,这时不妨用“适口为珍”将选择权交到顾客手里,彰显“顾客至上”;如果是老班章、冰岛、昔归这样风格鲜明又价高的茶,详细地跟客人讲解才是聪明的做法。
作为消费者,如果你拥有普洱茶的品鉴能力,懂得山头、树种、工艺、仓储等知识,这时请相信自己“适口为珍”的专业判断;如果你是刚入门的茶友,当对方跟你说“适口为珍”时,请别就此作罢,多问细问能涨知识,知识再结合实践检验,如此的“适口为珍”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