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普洱茶有没有“适饮期”?

时间:2021-10-14来源:南茗佳人 作者:佚名浏览:
话说回来。普洱茶真的是年份越久越好吗?未见得,这并不符合自然规律。
都说普洱越陈越香普洱茶到底应该存多久?几个月、几年、还是几十年?这个问题无法提供快餐而无用的答案。
 
还是惯例,先来看看历史。其实明代的大理名士李元阳早在《嘉靖大理府志》就有“藏之年久、味愈胜也。”的记载。而这是南诏大理以来悠久的传统。不过那个时候,没有市场经济的概念,老茶的价值并未有充分的体现。
 
清代的贡茶传统中,比较重新茶,对存茶没有特别强调。当然那个时候宫中自然而然会有一些存茶。我们说,普洱茶存茶传统并非来自香港,但是香港作为重要的消费市场,影响了普洱茶的生产则是事实。
 
民国原信昌号的老板马泽如在《云南工商史料选辑》中提到:“当时大家都知道易武茶存放几年味道更浓更香,甚至当地有存放十年以上的。这种陈茶出口到香港和越南市场反响很好。”
 
换句话说,是原产地先有的陈茶传统,而这种传统在香港等地获得了好的市场反响,从而又带动了当地的存茶趋势。后面他又提到太平洋战争期间交通受阻,茶没有运出去而是存放在国内,后来战争结束,这批陈茶在香港市场获得了成功。
 
在理清陈茶传统来自哪里之后。通过上面的记载,我们还可以知道,当时存茶的时间段是在几年到十几年这个区间。并没有所谓的“爷爷做茶孙子卖。”
 
也没有后来港仓存几十年以上的做法,那是特定时期的偶然遭遇,而并非过去的传统做法,而且周期拉那么长也不符合商业逻辑。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和分析这则史料呢?因为我们现在听到的所谓“存新茶,喝老茶”的传统来自于香港和后来的台湾,这种传统提到老茶往往是几十年以上的陈茶,比如号级茶红印之类。这是和一些政治历史等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而且随着这种陈期的老茶越来越稀少,对普通人来说也没有任何参与性。如果本来十分稀少,还大肆提倡,那就只能是给制假、贩假者巨大的空间。当然现在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和任何“老”东西一样都有成熟的流水线。其实那些喝着假宋聘的人未必不知,不过是个戏码而已,何必说穿;
 
话说回来。普洱茶真的是年份越久越好吗?未见得,这并不符合自然规律。
 
我们都知道葡萄酒有“适饮期”的概念,其实普洱茶也是一样,适饮期应该是一条曲线,而不可能是笔直的直线。
 
那么究竟存多少年比较合适呢?
 
为严谨起见,我们先要明确两个前提。
 
第一个,工艺精良,换句话说,杀青适度,内涵物质基本没有破坏,含水率较为合理。当然萎凋等环节对香气口感也有直接影响,我们只能先大体的界定一下。
 
第二个,存储条件。存储是成为老茶的关键,做没做对,做得好不好都会影响普洱转化
 
在这两个界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初步的做一个探讨。
 
普洱茶存储是一个长期过程:
 
一般来说,一年存期后会带来第一个适饮期,一些茶的蜜香花香会有所显现,同时青涩初步退却,茶气也较为明显。这个时候喝茶,较为适口,足以让普洱茶和其他茶类拉开差距。这也是我们认为新茶可以喝的一个重要参考。
 
七年左右会进入第二个适饮期,茶转化出来的香气会有所显现,同时汤质特色开始呈现,茶气的渗透性更好,上升了一个阶段。同时在前几年,也是越陈越香体现最为明显的时候。
 
在十几年后进入第三个适饮期,香气和汤质转化的更为平稳,香气开始出现陈香,同时茶气的体感,尤其是内在的体验更为明确直接。
 
十几年之后,茶的变化更加缓慢,换句话说曲线的坡度更加平缓,这个时候说越陈越香,并不准确,实际上应该说是“越陈香越陈”:老茶陈香药香会更浓,但很多之前的香气也会变淡。
 
随着岁月的增加,更多的是一种仓储带来的存在感和茶气细腻的历练。喝过号级或早期印级茶的茶友会有体会。
 
所谓的几个适饮期,就普洱茶的变化特点来说的,当然并不绝对,不同地区会有差异,每个人偏好肯定也不同。不过大体上来看,在存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前十几年变化较为明显,十几年后趋于平缓。从边际效应递减的角度来说,前几年到十几年存茶的收获更明显,这也是民国年间易武茶商存茶时间界定在几年到十几年的另一个原因。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既不必一概否定几十年存茶的意义,同时也不必因此自卑,觉得存几年、十几年的茶没啥意思。真正用好的选料,合理的工艺,完善的仓储,让存了几年的茶令人叹服才是王道。如果原料来源不清,又不知道曾经存在什么环境里,就算是真的存了几十年的茶,你确定你敢喝吗?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越陈越香  普洱茶  易武茶  号级茶  印级茶  喝茶  普洱  工艺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的这些味道
普洱茶的这些味道
你可知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的区
你可知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的区
一杯普洱茶装下的是一年四季
一杯普洱茶装下的是一年四季
普洱茶卤鸡的做法
普洱茶卤鸡的做法
中国熟普洱茶经典配方“中茶75
中国熟普洱茶经典配方“中茶75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及条件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及条件
普洱学堂:别让这些行为毁掉心
普洱学堂:别让这些行为毁掉心
关于大益普洱茶之“白菜”系列
关于大益普洱茶之“白菜”系列
爱普洱茶一定要细读清时阮福的
爱普洱茶一定要细读清时阮福的
普洱茶古树茶鉴别法--喝茶的戳
普洱茶古树茶鉴别法--喝茶的戳
怎样快速鉴别普洱茶的好坏
怎样快速鉴别普洱茶的好坏
普洱茶的挂杯香
普洱茶的挂杯香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