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刚喝
普洱茶的茶友而言,
普洱茶总显得那么高深莫测。很多人没有喝过
普洱,但知
普洱没有保质期的障碍,越存越香,这种定律的重要佐证之一为部分年份越长的
普洱价格越高。
可很多人对此了解的并不是很全面,能够全面了解
普洱茶的人少之又少,特别是现在的
普洱市场相对来说比较混乱,懂它,知它更加困难。那应如何才能全面了解
普洱茶?
对于很多刚入行的
普洱茶爱好者来说,他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完全搞不清楚“某某名山茶”究竟是在什么地方。
上百年是时间,是
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
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
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
说
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
茶叶上,使其
内含物质丰富。
云南的大多数
古树茶,通过播种的形式繁殖后代,这样的
茶树很容易发生变异,即便在同一
茶山中,也有叶片肥厚或单薄的,有叶片比较大的、也有叶片比较小的。
甚至还有少许古
茶树由于
历史原因,它们在多年前有过被齐根砍断的经历,但由于生命力旺盛又不断长出新树枝,现在我们看到某些古
茶树的样子其实是重新萌发的新枝。
以
老班章为例,
老班章古
茶园中的茶种典型的有老曼娥种、
帕沙种、班盆小叶种等,有最早的原生种,还有后期的改良种,每一种
茶叶的叶型都不一样。
再说贺开的万亩古
茶园,其间有大叶种、中叶种,旁边还有紫芽,叶种更不可能只有一种了。
事实上有很多
产区的茶大叶种与中小叶种是混生的,混采制成的成
品茶,层次感丰富,极具韵味,甚至比单采某一个叶种制成的茶口感还要好。
关于
普洱茶,人们说:第一泡,“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三泡,“豆蔻梢头二月初”;第六泡,“最是橙黄橘绿时”;第九泡,“意犹未尽不思还”。
所谓“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再有,
冲泡次数的多少与水温、
茶叶质地的好坏、
投茶量、
茶叶的新老程度、每泡的浸泡时间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有些“高手”喝一口茶或者看一下
叶底就知道这茶是哪个山头的,外行人看到如此情形一脸赞叹崇拜,而懂茶的人听到这样的言论就知道这位“高手”多半空有名头,除非你喝的是改良种的
茶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