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有甚者,明明仓储良好的茶,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茶汤。实在令人困惑。
分析茶性
气味方面:
滋味方面:
总体而言,熟茶由于析出速度快,一般相对都不太耐泡。
前几泡:
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
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泡一杯汤醇味香的好茶。
最后几泡:
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因茶制宜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
3、适当的醒茶。
另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5、控制泡茶水温。
6、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
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高冲:
高吊:
低吊:
旋水:
即注水时移动烧水器皿的壶口。其主要作用时增加水与叶低的激荡,同时提高各部位茶叶接触水的均匀性。
不旋,壶口一直固定在一个点上注水,称为定点吊水。
为保证口感的协调、融合性、避免汤水散乱,旋水时有两点小技巧。
首先,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样就需要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
其次,旋转过程中保持注水水柱的稳定,粗高,高矮都不变,且水柱一直光润平匀最佳。
7、烧水器皿的选择。
为了控制注水水流,一把壶嘴设计合理的煮水器具是不能少的。价格材料等暂不论,能把水线修成圆润平稳,且能随心所欲控制水线之粗、细、缓、急者优先。
实际操作
1.置茶:控制好茶/水比例,为浓淡打好基础。
2.水烘:去杂味。
小技巧:
4.前三泡:抑制杂味,提升汤感。
5.中间三五泡:有香有水,协调交融。
基本方法:缓慢旋水,稳定注入。不可猛冲。要把水温,以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我们才可以兼顾香、水,达到协调。
6.最后三泡:香高水滑,汤甜味淡。
结语
制茶者讲究看青做青,品饮者一样讲究看茶泡茶。以同一招势从白茶泡到黑茶,从开始泡到最后,是不可能得到精美协调的茶汤的,也颇有"耽误了好茶"之虞。顺势而动,以和为贵。抓大放小,有的放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体察和调整,方是茶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