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层级:纯粹是为解渴,抑或是熟人在场,盛情难却,不渴也要灌几口。
怀抱这种目的的人,当然不需要追求什么品质,农残超标,酸涩超常,烟熏味甚至鸡屎味,一样不管,他一样可以达成解渴之目的。这是种生理需求,就像有的人找个侣伴,纯粹是为传宗接代,释放多余的荷尔蒙,不管什么样的性情、模样,拉了灯,都一样。
经济收入低,或者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就属于这个层次,他们没有细腻的心思和感知世界丰富性的能力,所以,喝什么样的茶,都是一个味,抽什么样的烟,都是一个味,吃什么样的食品,大体也是一个味。
品牌或者品相,对他而言,完全失去意义。他只会怀疑,同样的解渴饮料,为啥有的便宜有的贵。同样一个包,为何有的价值连城,有的价格低廉。他只能怀疑,这是垄断和炒作,这是资本家在压榨劳动人民,这是十恶不赦,这是西方帝国主义的政治阴谋。一颗粗粝的心去观察万物影像,有时会产生很多愤懑和不平,所有的不同,在他看来都是相同,他们无法感受真善美。很多时候,那种高价格让他们心里不平衡,于是一切美丽且价格高昂的东西成为他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于是美女们首当其冲地深受其害,被批判,被嗤之以鼻,被不共戴天。
第二个层级,是在解渴的基础上追求品味。
这个层次的人就不同了,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他去菜市场买菜,不会花最低的价格,挑选卖菜大妈卖剩的菜叶子;他去买苹果,眼睛也不会专盯着那些烂苹果,而是首先要看有无打农药,施化肥,品相上要过得去,口感上挑三拣四。他们不追求数量,只愿意花合理的钱,挑最好的。也就是说,只买对的,不论贱贵。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这是他们的人生准则。
他们也曾有过解决温饱问题的初级阶段,但他们从来没有失去一颗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有了那份心,他们的品味就不会被琐碎生活平庸掉。这种人生态度,和有没有钱没有关系。一个人,一旦放弃自己对生活品位的追求,他会对周围所有事情抱一种“差不多”、“可以了”、“不错了”的态度,日久以来,他的敏锐感真的会钝化掉。最终,他将永远停留在吃烂苹果的地步。
而品一杯茶,特别是普洱茶,古树茶、小树茶、生态茶等同一块地不同的茶种,同一块地同一茶种背阳背阴不同时节采摘有无雨水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茶叶的口感,从采摘到产品诞生,再到冲泡等几百个细节,每一个细节出现变化,茶水进入口中就是不同的感觉。此外,不同人不同的体感,不同状态下的味觉,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应,这种宇宙万物和个体融合产生的普遍联系性,只有在茶汤中才能找到,这就是普洱茶的永恒的魅力之谜。
苦、涩、酸、滑、甜、润、回甘、生津、砂、喉韵等等细微的感觉,会让一个人觉得喝茶这件事情奇妙无穷,值得细细玩味和品摩,有的茶友为了一饼好茶,能热泪纵横,这就是痴的力量;有的茶友冒着生命危险去探访一株古树;有的茶友抛家别子无论春夏秋冬穿行在寻茶问道的途中。
追求品位的茶友,他不会将解渴作为喝茶的目的,更多的是为健康、好玩,这种老顽童十足的心态,就是这个世界丰富多彩让人沉醉的缘由。
第三个层级,和解渴完全不搭调,也不是单纯追求口感,而是升堂入室,将普洱茶融入生命,成为一种禅思,一种对宇宙和生死之间大苍茫的沉思。
这种人不但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已突破追求品质生活的局限,他参透世界,真正看破物质的局限,具有哲学和宗教的情怀了。他不会局限在一个物体的局部,而是看重整体和普遍性,茶和人融为一体。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他们是智者与慧者,凡夫俗子,可以追求口感和味觉,但在慧字上,可望而不可即,没有必要强求。
在这个层次的人,这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螺旋式上升后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表面上他对口感好口感劣的茶一样的表情,实际上他的境界已摆脱声色口味之诱,饮茶仅仅是他对世界根本问题思索的一个道具而已。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