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山头古树茶,不施肥,不打农药,产量和质量全凭老天爷赏饭吃,足见年份(这里的年份不是仓储年份,而是指制茶年份)的重要性。
于是打我入行开始,每年都能听到、看到许多商家打着“年份”好或者不好,借机提价的信息,比如:
今年年份好,雨水丰沛,茶叶品质高,适宜大量存茶!
在商言商,最大限度的为自己的产品站台,这无可厚非;而且实话实说,年份的好坏,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借着宣传自然灾害,借机提价谋利,未免不道德了一些。
但许多消费者就是买账,莫非真的是“灾年好发财”?
一、普洱茶的灾年,品质真的会更高吗?
何谓普洱茶的“灾年”?
大家可以将之理解为气候不太好的年份。
比如过热过寒,或旱或涝等,茶友通过直觉判断就知道这样的年份对于普洱茶的产量或品质能造成一定影响的年份,都可以统称为“灾年”!
比如说:干旱年,茶叶品质就一定好吗?
曹潘荣等(2006)研究认为:水分胁迫处理能明显增加芳香物质的种类。适度的干旱,确实会增加茶叶的香气;
注意是适度的干旱,而不是过分干旱。
按常理,西双版纳茶区的海拔较临沧相对低一些,气温相对高一些,所以每年的发芽时间都比较早。而那年春茶干旱,许多茶友先去了版纳,等了好长时间,古树茶芽都发不出来,又跑到了勐库。一时勐库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曹等(2006)还认为:温度是影响鲜叶芳香物质变化的重要因子,一些芳香物质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增减,适度低温胁迫处理能提高鲜叶芳香物质的种类,改变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这对茶叶的香气形成有直接影响。
举个例子,比方上一年的冬天温度低,今年的春茶香气就有可能很好。
而比如某某地春茶遭遇冰雹等自然灾害呢?
二、普洱茶的年份好坏,到底看什么?
读完之后,很多东西你都会了解。
比如人人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为什么?
书中就有详细的介绍:
即:叶形大,叶片薄,节间长(叶子与叶子之间的距离),叶质柔软,叶脉清晰突出,叶边缘锯齿模糊。
就个人遇到的古树茶叶底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实用性非常差。而这句话的出处,在《茶树栽培学》中。原文是:空旷地全光照的条件下生育的茶树,因光照强,叶形小,叶片厚,节间短,叶质硬脆;而生长在林冠下的茶树叶形大,叶片薄,节间长,叶质柔软。
如果大量引用,我觉得没有必要,这里结合我自身经验与大家分享下如何看普洱茶的年份的好坏:
1.看上一个冬天的发芽情况,如果冬天气候温暖,冬茶发的太多,那春天肯定发不出来,发的比较晚;
2.无论是发芽那几天降水,还是采摘季节降水,那当年的茶品质都会受到影响;
因为个人接触临沧和版纳的茶比较多,只能用这两个地方的茶为例给大家做个参照了。
整体来说,近年的茶品质是略有下降的。
另一方面,今年疫情比较严重,源头用工荒,所以许多茶叶采的比较老;
但分开来说,版纳的品质下降不明显,临沧茶的品质下降明显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