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品茶,更在乎的是一份耐心

时间:2022-05-26来源:神州茶韵 作者:佚名浏览:
对一杯茶,我们品味得越彻底,就能了解得越透彻。
卢梭曾经说过:生活过得最有意义的人,不是那些年岁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亦如是。对一杯,我们品味得越彻底,就能了解得越透彻。
 
茶 器
 
最让人真切感受到这样一席茶味道的,就是这些因茶而设的器具。
 
说起来,无论是唐代陆羽创制的茶器二十八式,还是宋代审安老人的十二种茶器,抑或现代茶席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品茗杯这些茶器十余种的选择,不同的材质器形,以及它们之间彼此连接关系,都隐藏着神秘的符号。
 
而经验老道的喝茶人是符号的破译者,从这只、那只杯的关系中,在心里慢慢勾画出将要喝到茶的性格和味道。
 
茶器的选择,是对泡茶人的反作用,泡茶人对器皿的取舍尺度,从要冲瀹的茶品、所用冲泡手法来考量,进一步还要感知季节、时辰这些因素对茶的影响,最终呈现出一席茶。
 
茶 声
 
从点燃一枝油薪竹开始,鹅毛扇扇动的风声里,油薪竹的火焰带着一缕白烟自下而上地升起,龙眼炭开始有爆裂声,让人心生期待。
 
直到炭炉里噗地一声,火焰结结实实地围绕在逐渐泛白的炭块之间。
 
壶里的水开始鸣叫,正是所谓“松风”的鸣响。
 
注水温壶、投茶入壶、出汤入杯,淅沥水声和器皿碰撞的声响,如果静下心来,就会听到茶席上全然不同的情绪,隐约而细微,但是却让人清晰探寻到最无可隐匿的内心。
 
品 茶
 
品茶这件事,古人说得最直白。
 
饮茶以客少为贵,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
 
仔细思量,其中的深意并非单以形式上人数的多寡来断定喝茶雅俗之别,避免嘈杂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和疏淡才是喝茶的本意。
 
成就一杯茶是不容易的。
 
采摘茶叶开始算起,大大小小要经历至少十来道工序。
 
茶的风格丰富繁杂,还不仅仅体现在制作工艺上,很多都需要岁月的沉淀。
 
正如茶非一日而成,泡茶也要一泡、两泡、三泡......茶味才出的来,回味才历久弥新。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采摘茶叶  品茗杯  喝茶  工艺  茶叶  饮茶  冲泡  品茶  泡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禅茶文化:以茶味参禅,以禅心
禅茶文化:以茶味参禅,以禅心
修身养性——“心”与“味”的
修身养性——“心”与“味”的
品茶分三口:一品在境,二品在
品茶分三口:一品在境,二品在
静心品茶,让心灵在茶香中得到
静心品茶,让心灵在茶香中得到
饮一盏香茗,品茶道文化
饮一盏香茗,品茶道文化
如何品茶香并准确地描述出来?
如何品茶香并准确地描述出来?
喝茶品茶为什么说是“三份口感
喝茶品茶为什么说是“三份口感
品茶有标准?什么样的浓淡才是
品茶有标准?什么样的浓淡才是
泡茶与品茶需要哪“五心” ?
泡茶与品茶需要哪“五心” ?
怎样快速提高品茶水平?
怎样快速提高品茶水平?
牛饮还是品茶?如何提升普洱茶
牛饮还是品茶?如何提升普洱茶
所谓茶品质,是“品茶之内质”
所谓茶品质,是“品茶之内质”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