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如何拯救受潮变味的茶叶?

时间:2024-02-18 11:06来源:南茗佳人 作者:佚名浏览:
首先,茶叶受潮与空气湿度有直接联系。 加上,若空气湿度超过60%,茶叶吸收水分的能力越强,茶叶受潮的可能就越大。 通常茶叶含水量在3%-5%之间是比较干燥的,容易储存;但茶叶含水量超过7%,茶叶受到氧气、光线、微生物或是高温催化后,茶叶中会发生化学变化,轻者变味,重者变质,而且茶叶中含水量越高,茶叶品质越低。 那么,怎样判断茶叶是

首先,茶叶受潮与空气湿度有直接联系。
加上,若空气湿度超过60%,叶吸收水分的能力越强,叶受潮的可能就越大。
通常茶叶含水量在3%-5%之间是比较干燥的,容易储存;但茶叶含水量超过7%,茶叶受到氧气、光线、微生物或是高温催化后,茶叶中会发生化学变化,轻者变味,重者变质,而且茶叶中含水量越高,茶叶品质越低。
那么,怎样判断茶叶是受潮变味还是受潮变质,具体该如何处理呢?
 
1 、轻度受潮
用手触摸茶饼有潮湿感,而且茶叶条索不易折断且茶香较淡,但没有明显异味和霉味,一般属于轻度受潮,
可拿到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晾干,及时处理过的轻度受潮茶品,在后续是不会影响饮用的。
注意:茶叶轻度受潮关键在于含水量超过7%,使其干燥是主要目的。
首先,茶叶不可直接在阳光下暴晒或接触明火。
因为阳光直接暴晒潮湿的茶饼不仅不会起到正向作用,而且还可能加速茶叶氧化、聚合等化学反应,香气、滋味会受影响;
如用明火烘干普洱茶饼面虽然已经干燥,但内部依然有水分存在,明火烘烤的温度一样也会加速茶叶变化,明火烘烤不可取;
此外,不可使用微波炉干燥,微波炉温度高,加上不及时翻面,很容易将茶叶烤焦,依然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2 、受潮变味
茶叶内部已经发生化学变化,普洱生茶一般表现在茶叶外表变黄、变红或颜色不均匀等情况,闻干茶有明显的陈味、酸味、馊味等。
即使采用烘干、晾干暂时去除了陈味、酸馊味,但茶叶内含物质已经发生变化、无法逆转,所以不建议茶友饮用,而且再接着存储也不会有品质提升,建议直接弃之。
 
3 、受潮变质
与受潮变味不相同的是,茶叶受潮未及时处理,一段时间后,茶叶内部不仅发生化学变化,而且受到高温影响,茶叶中产生霉菌,
茶叶变质发霉,茶叶表现有肉眼可见的白色、灰色或黄色霉点,甚至可以见到菌丝,而且茶叶还会产生刺鼻难闻的霉味,此时茶叶霉变有毒已经不能饮用,建议丢弃。
 
如何防潮
1、选择密封保存,可以确保茶叶干燥,如密封在铝箔纸袋内或避光、防潮的自封袋内,但需要定期将茶叶拿到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进行透气,以免产生闷味。
2、存储在相对干燥的房间中,注意地板墙体是否做好防潮措施,存储茶叶时摆放在离墙离地的架子上
3、家庭存茶还需控制好室内温湿度,如果出现温湿度大的情况,可使用空调或抽湿机进行排湿(普洱茶储存温度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70%以下)。
除了要做好防潮之外,茶叶还要防高温、避光、避开产生异味的物体和房间、避开通风口,放置在阴凉、通风、干燥、清洁、无污染的地方。
一片好茶从深山中采撷而来,经过薪火淬炼,最终来到我们眼前,如果不是喜爱它的风味,谁又会花很多时间学习和研究。
所以我们买到一饼普洱茶后并不意味着结束,好的普洱茶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存好茶,让它带你领略普洱越陈越香的真谛才是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叶内含物 普洱茶饼 普洱生茶 越陈越香 普洱茶 内含物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叶中有抗艾滋病物质
茶叶中有抗艾滋病物质
茶叶的保健功效与药理功效
茶叶的保健功效与药理功效
茶叶渣妙用让您远离三手烟的危
茶叶渣妙用让您远离三手烟的危
茶叶中茶色素可降血压是什么原
茶叶中茶色素可降血压是什么原
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之“制茶篇
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之“制茶篇
简单茶叶美食的制作方法
简单茶叶美食的制作方法
我对茶叶审美最深层认知的聚合
我对茶叶审美最深层认知的聚合
流行性感冒可吃白萝卜茶叶粥
流行性感冒可吃白萝卜茶叶粥
茶叶在生活中用处介绍
茶叶在生活中用处介绍
茶叶中茶色素可降血压的原理介
茶叶中茶色素可降血压的原理介
茶叶做眼膜的功效
茶叶做眼膜的功效
茶叶的八大保健作用
茶叶的八大保健作用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