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第一种,小产区熟茶并非最近几年才有,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时候多以玩票的形式,比如有土豪就专门收购了几百公斤的老班章做了个小堆,茶出来之后小圈子就分掉了。又比如当年老班章还比较便宜的时候,大白菜班章中就有几款熟茶。后来古树茶毛茶价格水涨船高,就没什么人做小产区熟茶了。至于说这两年这类产品为何会重现江湖,原因无它生茶不好卖,加上市场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就有个别茶商做,但是做的人非常少。想买真货,得在喝茶的圈子里打听一下,总之高端圈子就那么大,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这里因为种种原因,就不讲具体的品牌以及产品了,省得被人说是在打广告。
至于第二种,拼配类的小产区熟茶就比较多了,一般就是在堆窝堆的时候拼一部分小产区的毛茶在里面,至于拼多少全看茶商的良心。至于最后当纯料卖还是直截了当地说自己是拼配,那就全看茶商的商业道德了。反正拿拼配茶当纯料的不少,这也好识破。大概打听一下总产品的数量,如果相应产品能有几十上百吨,你放心绝不可能是纯料。说实话,我还从没见过哪个茶商会花很多年囤这么多小产区的毛茶就为了做熟茶的。如果有,那得是整个行业的神仙了。
最后说说第三种,小产区熟茶光看名字就够唬人的,加上喝茶的人都有猎奇心理。所以就有奸商盯上了这块,本来熟茶就很难品出产区,所以稍微在选料上精细一点,就能发酵出比较不错的熟茶。这时候再打上小产区的标签,只要自己人不揭开真相,外人又怎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