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普洱茶7542七子饼茶,以前叫“青饼”,2008新国标颁布后,普洱茶有了生茶和熟茶的定义,我们把曾经的青饼,或者青普又笼统的一言以概之——生茶。所以曾经的青饼、青普,现在我们又习惯性地称呼为普洱老生茶了。
新一波普洱茶客喝普洱茶,也许更多的是从山头茶纯料茶开始喝起。大概的可以从2008年或者2009年以后,更晚在2013年以后开始算起,那这部分普洱茶客喝普洱茶,大概率上是绿茶的思维,绿茶的语境中喝起来的,从山头茶晒青毛料或者新压制几个月后的饼茶中,体味鲜爽、香甜、生津、回甘、山野气韵,这无非是在喝比绿茶升级了好多个维度的“超级绿茶”。
但是如果你以一个敬畏的严谨的心态去看待这些话术的背后,其实在这个语境之下,我们喝普洱茶并不是为了要喝它的老,而是要喝普洱茶经过一定时间和年份转化过后的那种醇厚柔和感,是减少了大苦大涩大寒及各种刺激性含量物质后的那种柔顺感,以及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益的某些物质,或者某些令人愉悦的芳香类物质体验等等。
喝生茶要分两种,一个是拼配一个是纯料,喝纯料茶很简单,也很容易得到,某一个单一茶园、茶山的晒青毛料或者新压制的饼茶,简单的可以作为纯料茶,或者这些纯料茶再转化5年,10年以后也算是口感较为单一的纯料普洱茶。
而拼配茶它是集齐了几座山头茶区的茶,可以这么去理解它,拼配茶是一定的配比,经过不断的实践和试验得出的,什么料应该要多少占比,用什么等级的原料,应该用哪些不同口感风味差异特征的料子,用一定的占比来进行拼配,来达到“高低平衡,显优隐次”的综合性协调效果。因为拼配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的样本足够多,需要的时间线拉的足够长,试错的机会多,资源也要多,所以一般是大厂具备拼配的技术和底子,并累积了相关技术经验成果和数据(经典配方掌握者主要还是以三大茶厂为主流,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所以普洱市场才催生了类似7542这样经典配方、标准化的普洱生茶,并在多年后成为大众品饮经典口粮茶的一个标杆。
今非昔比,今日的7542跟往日的7542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前的7542是代表彼时当下大众标准的标杆茶品,7542是指1975年研制出的配方,用综合等级为4级的拼配茶菁作料,2指的是由勐海茶厂生产(但依然是省公司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