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深度解构茶叶的甘度是什么,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时间:2024-05-07来源:阅茶 作者:勉强准时的唐师傅浏览:
甘又是一种怎么味觉感受呢?我觉得甘是要比甜来得更加复杂。
1、甜,是所有味觉之中,最能让人产生愉悦感受的味觉。
 
甜的感觉,是人类经历了上百万年进化出来的结果。
 
最初仅仅是因为产生甜味的物质,能补充我们身体所需的能量,为了保证生存,从而进化出这样原始的,对于甜味的味觉,让本性的欲望,驱动我们取摄取糖分,维持生存。
 
从这个层面上讲,其实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去分清楚,到底是果实自己变得更甜,让我们帮助他们繁殖,还是因为我们发现甜果子能补充能量,而进化出甜味。
 
所以喜欢甜,合乎于天道,又因为喜欢甜而演化出另一层意义。
 
在我们的语言之中,总把美好,幸福的事情比喻为甜。譬如,甜蜜、甜美等。这已经超越了单纯一种味觉的刺激感受,转而对愉快、舒服的感受一种形象的概括。
 
所以要让一个人爱上,其实很简单,从TA开始能感受到茶叶是甜的那刻开始。就像让一个人爱上炒股,其实也很简单,让TA能感受到天天涨停的快乐就可以了。
 
用欲望诱发行为,总是那么容易和简单。比较难的是能让股票涨停,还有让人一口回甘的茶。
 
或者正因为茶叶有了甜味,或者才有别于其他的植物,产生自己的文化。
 
试想象如果茶叶不是甜的,可能英国人就会喜欢上咖啡而不喜欢上茶叶,与荷兰两次海上战争也许就不会发生,英国人也不会成为海上霸主,更不会成为日不落帝国,更重要的是清朝就不会跟英国产生巨大的贸易顺差,乾隆或者就没那么有钱,也不会到处去玩,那就遇不上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同时英国人就不会歪着脑子想用鸦片来赚银子,也没了林则徐烧烟,接着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清朝也许还能苟上一段时间,也不会有波斯顿倒茶事件,美国独立也会晚上许久,也许二战的格局也会发生重大变化。
 
这样看茶叶进化出甜味同样是命运石之门的选择啊。
 
2、茶吸引人的,与其说是甜,其实更准确来讲应该是甘。
 
如果从现代字典上看,甜和甘的字义是画上等号的。
 
但是从很多语境来讲,就不一样了。譬如形容猪油饭时的甘香,形容溪水的甘冽,还有我们喝茶时候的回甘
 
甘又是一种怎么味觉感受呢?我觉得甘是要比甜来得更加复杂。
 
众所周知,人是会经常产生幻觉,就像最近股票行情好了,我发现魅力好像也同步提高了,不少美女可能垂涎我的美色,要加我QQ和微信。但是作为一颗奔往0.1吨重的成熟的韭菜,这些小手段根本骗不了我。
 
甘味,其实也包含了一些幻觉,从物质层面上说,即使没有太多让我们直接感受到甜味,但是实际上其他物质的对比效应又或者是在口腔中的化学作用,产生了一些似甜非甜的错觉。
 
所以甘对于甜来说,是既包含了显性的甜味,也包含了隐性的类似甜味的感觉。
 
甜的感觉比较表浅,更多是形容一个由糖类物质引发的神经冲动产生的感觉。从字面上结构去看甜字,舌甘为甜。
 
但是其实我们也知道还有很多不是在舌头上产生的甘,譬如说喉咙感受到的。
 
所以对于茶来说,用甘字实际要比甜字形容这种甜的感觉更加广泛、准确、深刻。
 
所以我是以甘作为茶汤滋味的基础三原色之一,而非甜。
 
3、茶的甘味又是怎么构成的呢?
 
从物质角度来讲,主要是三类物质会产生甘的感觉,分别是糖类、氨基酸、和黄酮类。
 
糖类:最直接产生甘感觉的是茶叶中的可溶性糖,占比约为2%~5%。这些可溶糖中主要是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蔗糖,半乳糖,鼠李糖,甘露糖等。
 
氨基酸:带有甜感的氨基酸,像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等。
 
黄酮类:茶多酚中,有一类物质叫黄酮类,有苦中带甘的感觉,低浓度下,表现出一定的甘甜感。
 
而甘味的形成,一方面是鲜叶自身自带有甘甜味的物质,另外一方面很重要的是加工。
 
4、在加工过程中,物质的转化使得茶汤滋味进一步往我们味觉喜好方向发展。
 
 
几乎所有茶类加工都会进行一定的摊晾萎凋
 
摊晾萎凋其实手段上来看的话,区别不大,都是通过静置通风,使得茶叶失水。我认为两者最大区别是失水深度不一样。
 
摊晾萎凋的过程中,茶叶生理活动依然在进行,由淀粉和糖苷水解生产的糖分在鲜叶体内累积,同时蛋白质也逐步水解成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就包括了能产生甜的氨基酸
 
乌龙茶经过摊晾与未经摊晾的情况下,多糖含量相差了超过10%。
 
做青
在做青过程中,因茶青相互的碰撞,叶片细胞部分破损而氧化。黄酮类得到累积,但是随着做青的加深,可溶性糖容量会下降。
 
杀青过程中,因为湿热的作用,水解酶的活性有所提高,所以淀粉、果胶素、纤维素、等多糖,和蛋白质的水解加速,生成更多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
 
揉捻
过程中,茶汁溢出,与空气发生氧化。黄酮类进一步增加,增加的速度因茶类有所不同,譬如没经过杀青红茶,就会较多转化
 
红茶的关键工序。在发酵过程中,为了让多酚氧化酶达到最佳效果,会控制好发酵时的温湿度。与之同时,由于糖类水解酶活性增加。在发酵过程中,单糖含量增加2倍以上。
 
渥堆
黑茶的关键工序,在渥堆过程中,因为微生物的作用,多糖类会逐步水解成可溶性糖,甜度便会增加。但是渥堆时间过长的话,微生物消耗糖分多于分解,可溶性多糖的含量又会逐步降低。
 
后期陈化
普洱茶,在后期存放过程中,因为缓慢的氧化与微生物等作用,其可溶性糖含量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不同的储藏温湿度变化,对于可溶性糖,黄酮类的影响较大。可溶性糖的含量与地区湿度和温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
 
5、作为茶叶的基础味觉三原色之一的甘,起到主要平衡协调茶汤滋味的作用。
茶汤中的苦味,可以被这些带甘味的物质中和,茶汤滋味变得可口。另外一方面,适度的甘甜感觉,低刺激残留在口腔中,会形成回甘的感受。
 
事实上甜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高浓度的蔗糖、葡萄糖等甜感,会在饮用后,在喉咙后产生不愉悦的酸感。
 
所以对于奶茶或者水果茶而言,如果茶汤品质不佳,一味加糖是无法遮盖茶汤自身的苦涩低粗味,反而会因为过量的糖而让本身苦涩的回味加上难受的酸味。
 
而只有恰到好处的苦后回甘才有一种滋润口腔,解渴生津舒服的感受。
 
如果说,茶叶的苦味是一匹脱缰的野马,那么鲜味与甘味就是这匹马的马鞍与马绳,共同驯服苦味的野性,让它变得温顺可人。
 
6、在梳理完茶叶基础味觉三原色后,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对于茶叶滋味喜好这件事,或者并不是那么浅薄。
 
对于甜蜜的感觉喜好,其实是源自本性,发自内心,而对于高糖饮品,不应该更值得发自内心地去追觅吗?
 
显然不是,对于甜的抗拒,或者深知享受过这种愉悦后,空虚感便会随之而来,一瓶可乐之后,一口清水,口中泛酸,寡薄难受。那曲终人散的伤感涌上心头,一旦接触了那种过度直白的愉悦,平淡变得乏味而痛苦。
 
而茶,入口之苦,虽初有不适与难受,但是我们其实都在期盼这苦的尽头,会化作清泉般珍贵的回甘,而这种回甘,相比起甜的愉悦,更让人痴迷。哪怕之后喝上一杯清水,也变得甜润可口。
 
我觉得与其说我们迷恋茶叶,倒不如说我们迷恋的这种苦后回甘,细水长流的感觉。因为像极了生活,也像极了人生。
 
活在糖里,其他一切皆为苦难乏味。只有历尽艰辛苦难得来的回甘,才难能可贵,值得回味,值得歌颂。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汤滋味  普洱茶  氨基酸  茶多酚  乌龙茶  喝茶  普洱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闻,茶叶的香——陈香
闻,茶叶的香——陈香
茶叶芽头越多越好?芽叶等各部
茶叶芽头越多越好?芽叶等各部
茶叶不慎吸了异味、串味了,该
茶叶不慎吸了异味、串味了,该
光看茶汤,就能鉴别茶叶品质?
光看茶汤,就能鉴别茶叶品质?
茶叶的茶茎,好还是不好?
茶叶的茶茎,好还是不好?
茶叶芳香物质的身体旅程,可愉
茶叶芳香物质的身体旅程,可愉
茶叶为什么有抗氧化作用?
茶叶为什么有抗氧化作用?
复旦大学新发布了茶叶与经络的
复旦大学新发布了茶叶与经络的
茶叶为何喜爱漫射光?
茶叶为何喜爱漫射光?
原来茶叶带“酸”是这样造成的
原来茶叶带“酸”是这样造成的
无机物:与茶叶品质有什么关系
无机物:与茶叶品质有什么关系
不同茶叶种类,不同的耐泡程度
不同茶叶种类,不同的耐泡程度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