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前,普洱茶尚未进入真正的复兴时代,当时市面上常见的年份茶主要是产自国营茶厂时代的茶品(以印级茶为代表)和一些因经济改制初期而出现的定制茶,少部分茶客能够接触到清末民初时期老茶庄的茶品(即号级茶)。
约在2004 年后,普洱茶市场热度急速攀升,在“越陈越香”主流观念引导下,爆发式地涌现了许多茶企和数不尽的鱼龙混杂的茶品。许多对年份茶尤其是老茶有深刻品饮体验与情感的茶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在普洱茶市场热度攀升前喝过往前的年份茶,那些好品质的年份茶一直震撼着他们味蕾的记忆和品茶的心气。
无论是藏茶家还是从业者,作为从时间的河流中走来的爱茶之人,有着丰富的经验与对行业市场的深刻认知,他们自身对于选购、品鉴年份茶的观念体系,对茶友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进阶年份茶的几个方向性建议
在岁月知味的创始人郑少烘的观念里,消费者想要进阶年份茶的品饮,选品牌是一个可以少走许多弯路的渠道。
做了近二十年的茶,郑少烘依旧感慨自己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专业人士尚且如此,如果要让消费者像做茶的专业人士一样去懂原料、懂工艺、懂仓储,才能选购到心仪的年份茶,那普洱茶行业的发展大概要停滞不知多少年。
另一方面,现在行业市场流通着许多鱼龙混杂的产品,消费者仅仅通过参加短期的品鉴培训课并基于这样的审评体系选购到好年份茶的概率其实不大。
“ 选品牌是消费者最直接、不容易出错的方向。”
目前普洱茶行业中,成立了十年以上并且口碑较好的品牌群体并不算多,在这些品牌产品中,消费者有更大的机会喝到有品质、标准化的年份茶,然后去对比、辨别、建立认知体系。基于此,再进行品鉴体系的培养,很快能进阶到年份茶的世界。
认品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品牌背后的企业存续了多久。一般来说,成立了十年以上的企业都会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对行业有深刻的认知,对产品质量有着较为严格的把控,在原料、工艺、仓储三大关键环节也都有长期的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此外,消费者还应当了解品牌的产品定位,因为各品牌聚焦的原料产区不同,有的偏向单一产区,有的偏向多元产区拼配,有的工艺是手工复古,有的工艺结合了器械化,有的仓储偏好干仓,有的则偏向湿仓,凡此种种不同的选择在业内都很正常,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这些层面的意义在于品鉴体系客观全面地建立。
并且,通过一个品牌建立的品鉴体系是普适的,很多情况下,对自己去选购零散流通的产品同样适用。在年份的品鉴选购领域,有一种常听到的说法:“ 喝得多了,自然就懂了。”郑少烘希望大家注意,喝了很多,但没有成体系地选择、思考,其实是在做无用功。
选品牌的本质是选择了品质的保证、标准化的最大程度呈现,但会选会喝年份茶,也需要有方向、有体系。
郑少烘分享,自己在选购年份茶时有一个原则上的诀窍,就是品香。
不同转化阶段的年份茶虽然香型不一样,但终归都要有茶香、香甜感才是好茶,不能是寡淡无味的;满足了香感的条件后,汤体还要醇厚饱满,有通透的体感和清凉感,这些是年份茶共通的特性。如果觉得抽象,可以对比着乌龙茶、绿茶等其他茶类以及普洱新茶来喝,很容易能明白这种感官感受,反之,苦涩明显,协调性不好,就是不理想的年份茶。
在品鉴年份茶的过程中,还要将产区、年份、原料、仓储等几大因素有机地纳入品鉴体系的学习训练中。郑少烘举例,比如喝产区、年份、仓储条件都相同的两款茶,但原料上一款是大树,一款是古树,很快就能喝明白不同原料转化的区别。
然后更换这几个因素中的一两个变量,持续学习直到形成初步的体系。郑少烘建议,喝年份茶可以先从产区开始,比如易武、勐海、临沧这些有代表性的产区,在同样的仓储环境下做比较,形成对产区主体风格及不同转化阶段风格走向的认识,比如易武产区的醇厚饱满且转化后香型丰富,勐海产区的虽然香型不是很清晰但饱满度浓郁,临沧产区的一开始柔和鲜香,转化后会带有木香等。当然还要注意的是,产区不用分得太细,细到某个山头或者是村寨。
对产区主体风格和相应的转化走向有了系统认知后,会喝会选年份茶就已经不远了,“ 其实这些并不难,只是市场里愿意教大家的太少了。”郑少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