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时候:拥有自己的、完善的品饮体系比喝名山更重要!我今天的目的,是教小白如何从一款山头建立自己的品饮体系!
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1.名山的“名”,本质上是属于山头特点,对于建立品饮体系,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大部分茶人对于名山感兴趣,大都源自其特点。
比如提到冰岛,就是“冰糖甜”;
比如提到老班章,就是“霸气”,继而联想到滋味苦涩;
但喝到了“冰糖甜”,未必就是真的懂了冰岛茶,喝到了“兰花香”,未必就是真的懂了磨烈茶。你只是喝到了特点,未必是真的懂茶!
可是大家想一下,名山之所以出名,有很大的原因是特点鲜明,容易捕捉、感受并第一时间具象化。如果一款名叫冰岛的茶,连甜感都捕捉不到,大约也不好意思取这个名!
然而,即便一款茶喝到了冰糖甜,就能证明这款茶好吗?
2.“缺点”是建立品饮体系很重要的部分!
比如,我们常常说茶汤的“水路”,水路有粗细之分。
但据我所知,90%以上的名山古茶其水路都是细腻的,如果不与相应的山头对比,许多茶友就很难理解“粗粝”的水路是什么感觉;
我常常说,山头茶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品控,二是品鉴。
品控,是挑缺点,目的是为了把控品质;品鉴,是挑优点,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卖茶。
大家一定要记住:挑缺点,是建立品控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3.名山古茶终端市场混乱,没有可信的购茶渠道、没有完善的品控能力,很难收到真的,再者,试错成本也很高!
二、小白建立品饮体系,应该从怎样的山头入手?
给三点建议:
1.选古树,不要选名山;
品饮体系,就是当我们遇到任何一个山头时,都可以通过其来判定茶叶的价值,说明这套体系,是具有普适性的。
1.清晰度:
喝小树茶时,我们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在动;
喝古树茶时,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是一个头发杂乱,穿着破旧,脸上饱经风霜,眼神坚毅的中年男子在蜿蜒崎岖的小路上爬山,再看细一点,还能看到其额头上的汗珠和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2.稳定性
稳定性就相对简单得多,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解释。
2.选特点鲜明、直接、容易捕捉的山头;
选择这类型的山头有个好处,就是容易捕捉,何谓汤感、汤香、喉韵、水路等等。
如果你上来就选易武茶,那大约容易翻车。这个问题我们在很早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说过,这里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3.具体选择哪些山头呢?
事实上,名山茶的模式目前还是比较清晰的。
比如说勐库茶,分为东西半山,16个村委会,几乎每个村都产茶,也几乎每个村都可以选出一个小区域“名山”来。
举个例子:
大户赛村委会下辖大户赛、河边寨、花椒树、大中山等寨子,其中以大中山为最出名。选茶时,大家就可以尝试一下大户赛古树;
懂过村委会下辖懂过以寨、外寨、坝气山、磨烈等寨子,大家可以选一下以寨、外寨和坝气山,避开磨烈这样的名山。
大部分茶友在刚接触到山头古茶时,能捕捉到滋味、香气、回甘生津等特点是非常容易的。
懂过古树有四大优点,两大缺点,而且都是直观的,较容易捕捉的。
三大优点分别是:汤感厚,汤香扬,茶气强,喉韵深;
两大缺点是:水路粗,有涩感;
综合评价一下这个山头:懂过古树在汤感、香气、气感、韵感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但是水路粗、有涩感又将其拉回中端茶的层次,
这种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古树茶确实非常适合新手用来完善自己的品鉴体系。
注意,这种习惯是很重要的,在品鉴中,好习惯形成,可以极大的完善和丰富你的品饮体系,让你在品鉴时游刃有余。
所以,建立勐库茶的品饮体系,我建议从懂过茶开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