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成茶汤颜色的物质有哪些
首先,茶汤显色的物质便是“色素”。而目前茶界对于构成茶汤颜色物质的研究还在继续,按溶解性,茶叶本身含有的色素物质一般分为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两大类。
所以通过以上可以得出,茶叶中的有色物质,有的是鲜叶中固有的,而有的则是茶叶内含有的某一物质经过氧化所产生的衍生物,其中茶多酚氧化产生的水溶性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关注度非常高,那么这些色素与茶汤颜色有何联系呢?
2、茶汤颜色与内含物质的关系
据有关研究表明,茶色素含量高低与茶汤颜色成正比。
茶黄素含量越高,茶汤明亮度就越好。茶红素本身呈红色是红茶红浓汤色的关键,含量一般为5%-10%。茶褐素呈暗褐色是茶汤发暗因素之一。
从以上这些关系分析,茶黄素、茶红素含量越多,茶汤颜色越红浓透亮或红艳透亮,汤质越好;茶褐素含量越高,茶汤越暗,汤质越差。
当然这些元素与红茶茶汤品质有很大关联,但因茶而异,不同茶类构成茶汤颜色的主要物质还是存在一定区别。
于大多数绿茶而言,需要“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从它构成茶汤颜色的主要物质看,绿茶中的水溶性色素则是构成绿茶汤色的主要物质,包括黄酮醇、花青素、黄烷酮和黄烷醇类的氧化衍生物等,黄烷酮及其糖甙是与茶汤颜色有关的重要物质。
而黄烷醇在绿茶制造中也能发生氧化聚合等变化(非酶促氧化),其产物部分能溶于茶汤,呈现棕色或黄色,而花青素可溶于茶汤,但能使茶汤颜色变深暗。
除了以上说到的这些物质,我们生活中看到的绿茶干茶颜色有嫩绿、绿润、黄绿、深绿、墨绿等颜色,于是就会想到与绿茶叶色相关的叶绿素,那么,叶绿素对绿茶汤色有影响吗?
答案是有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绿茶的茶汤中也有极微量的叶绿素存在,但它不溶于茶汤悬浮于茶汤之中,对茶汤色泽起到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红茶、绿茶还是其他茶类,茶叶中的色素含量多少会导致不同茶类产生不同的茶汤颜色,虽然构成茶汤颜色的主要物质不一样,但评比茶汤优次要从其它因素来判断。
3、从茶汤颜色判断茶叶品质
评比茶汤优次要从茶汤颜色的深浅、明暗、清浊来判断。
01 | 茶汤颜色深浅
茶汤颜色主要以茶而异,其次与加工技术、仓储年份、茶树品种、茶箐老嫩程度等有一定联系。
02 | 茶汤明亮度
03 | 茶汤清浊程度
清,指的是汤色纯净透明,无混杂,清澈见底。
浊、混、浑含义相同,指的是视线不易透过汤层,且茶汤中带有沉淀物、悬浮物。
茶汤浑浊一般属于加工或储运等环节出现的问题,包括茶叶劣变、杀青炒焦、干燥过度等都会导致茶汤浑浊不清。
辨别茶汤清浊程度时容易出现混淆情况:如茶叶茶毫较多时,茶毫会悬浮于茶汤之中,这是茶叶品质好的表现;红茶茶汤“冷后浑”或“乳凝”现象,这是由于茶叶中咖啡碱与多酚类物质氧化产物茶黄素及茶红素间形成的络合物,茶汤冷却到一定温度才会产生的现象,也是属于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表现。
综上:不论什么茶,好的汤色,应该是色正、汤亮、纯净为好,茶友可通过以上方法快速分辨出茶汤品质,如出现与该茶特点不符时,应引起重视,不可盲目饮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之外,茶汤氧化后造成茶汤颜色变化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4、茶汤后氧化变黑的原因
一、茶汤长时间闷泡致使茶汤颜色发黑、发暗;
二、冲泡过程中要么投茶量多、水温过高、茶叶较碎,所以茶叶内含物析出率高的同时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茶汤颜色就会出现发黑、发暗等现象,
出现这些现象我们把茶汤倒掉后重新通过正常手段冲泡,茶汤出现正常汤色我们可以继续饮用,相反则属于茶叶劣质或是水质的问题。
如pH超过5时茶汤颜色相对加深,当达到7时茶黄素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损失,茶红素则由于自动氧化而使茶汤颜色发暗且茶汤滋味会变浓,这样的茶汤滋味较浓且茶汤中内含物质也发生了变化不宜饮用,但不代表茶叶本身品质就是差的。
对于绝大多数茶来说,水的纯净度高,硬度低,pH在5以下的水泡出来的茶汤会更加透亮,滋味、香气也不会受到水的影响。
所以日常生活中只要用纯净水或山泉水通过正常手法冲泡的茶品基本都可以得到一杯品质纯正的茶汤,如经过以上方法茶汤仍然出现浑浊、发暗、发黑等问题,茶叶品质一定存在问题,这样的茶汤也不宜饮用。
综上:茶汤颜色发暗、发黑与茶叶内含物质氧化有一定关系,而出现这一现象是多个方面导致的结果,所以要结合当下实际情况才能最终判定茶叶品质。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