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2、8592、金针白莲、勐海味、熟茶霸主....说起普洱熟茶界,勐海茶厂当然是当之无愧的头号玩家,多如繁星的明星品种,使用了近半个世纪的老酵池,集结了业界科研核心的微生物研究所(大益七号院),都彰显着大益的实力与底蕴。
勐海茶厂的熟茶开端
勐海茶厂的发酵技术由来已久,据说早在抗战时期,勐海茶厂的前身——佛海实验茶厂就在尝试做发酵普洱茶,而当时的技术带头人正是第一任厂长范和钧先生,可惜走错了技术路线,这种以热蒸法做出的茶叶,不仅耗时很长,损耗巨大,没有实现真正的量产。
20世纪50年代,新成立的勐海茶厂(时称西双版茶厂)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主要生产后发酵的侨销圆茶以及边销茶,而发酵技术的再次尝试,则要追溯到1972年,获得了更多自主经营权的云茶司从港商那里听说了“红汤茶”,在经过调研后,决定从各大国营茶厂里抽出七人,前往广茶司考察学习“水发茶”后发酵技术。
这七人中,有昆明茶厂的吴启英女士,以及勐海茶厂的邹炳良先生,有说法认为当时邹炳良正是带头人,但其实由于广茶司不愿分享技术要领,再加上几家茶厂相隔甚远,交流不便,大家回到云南后都是各自为战的,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熟茶之母”,“熟茶之父”等情况,普洱熟茶的诞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回到云南后,在昆明茶厂主导渥堆实验的同时,勐海茶厂开始以小堆子实验渥堆发酵,而邹炳良先生被任命为技术小组组长,在经过了场地、水量、堆量,发酵时间等多重测试后,勐海茶厂于1974年试制了6担(600斤)“云南青”样茶,这正是勐海茶厂熟茶的开山之作。
其中“7452”的原料等级高,定价也较高,但口感却容易出酸,涩,苦,发酵程度也还不够,还是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反倒是为消化仓库积压的粗老料而研发的7572,滋味醇厚饱满,适口性高,逐渐打开了市场。
不过,此时勐海茶厂的渥堆发酵技术还不稳定,而促进其成为如今“熟茶霸主”的契机,其实来自于一位熟知市场喜好的港商,他就是香港南天贸易公司的创始人——周琮先生。
从7572到8592
20世纪70年代末,祖籍云南腾冲的周琮先生在回乡探亲时,受到了父亲的劝说,决定放弃风险很大的玉石生意,改做普洱茶生意,并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于是经由省茶司牵头,周琮前往勐海茶厂,和厂里的技术带头人邹炳良一起,研究如今改进普洱茶发酵技术。
周琮熟悉香港人喜好,又为勐海茶厂带来了很多茶样,还能将新制茶样快速发回香港茶庄,及时反馈当地市场意见,为渥堆发酵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到1984年, 在不断的技术优化下,勐海茶厂生产的一批唛号为79102的熟茶,发酵得非常完美,货到香港后马上被消耗,无需存放,这在当时尚属首次。
这件事也让周琮看到了勐海茶厂的实力,在市场提出“便宜和转化快”的新配方需求后,南天贸易公司与勐海茶厂多次实地交流,同步意见,磨合拼配方案,最终做出了8582,和8592这两款茶品,也即圈内威名赫赫的“紫天饼”。
20世纪90年代初,云南普洱茶以耐泡,品质优良等特质,把泰国产,广东产的“普洱茶”都挤出了香港市场,酒楼和香港消费者都只认“云南味”,而勐海茶厂的渥堆发酵技术发展也迎来高速发展期,诞生了多款明星茶品,其中就有这款“88熟”和93年7572。
80年代末勐海茶厂熟饼,“茶”字苹果绿,江湖人称“繁体88熟”,陈香药香浓郁,让人闻起来让人满足,然而茶汤虽不及想象中的酱油色,但是已转酒红色且油亮,茶底粗壮,碳色的茶底,干茶的茶香,每一分都是时间的味道。
说到7572,有新入门的茶友可能好奇为啥其用料粗老,喝起来却口感醇厚,回甘回甜,这其实是因为7级料的还原总糖含量是最高的,用来做熟茶非常合适,后续勐海茶厂为南天公司研发的8592 ,用料更粗老,市场反馈也很好。
新时代的勐海茶厂熟茶
这种“粗枝大叶出好茶”的用料理念,也一直延续到了改制之前,如这款2001年勐海茶厂老树圆茶普饼,就是当年厂里研究出的特制熟茶,其选用勐海茶区老树茶为原料发酵而成,岁月的痕迹溢于外表,茶汤红艳明亮,香气纯正略带陈香味,是一款经典勐海味熟茶。
小编认为,能彰显勐海茶厂熟茶实力的,不仅仅是以上这些经典粗老料茶品,还有其当年做不好,后来却大放异彩的高等级用料熟茶。
比如2003年红大益甲级熟饼,其属于新世纪后勐海茶厂的又一力作——甲级系列,用料等级也是比7572这些配方更高一些。至今这款茶20年陈期,口感喝起来也是非常之醇厚,仓储非常干净,回甘回甜表现不错,喝完之后体感也是非常舒服。
普洱熟茶看大益,大益熟茶喝老茶。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