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不在多 有品则灵

时间:2018-11-20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茶是有品的,有语云:茶品见人品。 两年前,和友人结伴上了素有海上仙都之称的太姥山。大汗淋漓爬至山顶,却没了观太姥云海的兴致。只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声雀声不绝于耳。而那幅众生翘盼的恢宏的奇幻云景也迟迟不肯呈现。朋友没耐性了,我们便折道进了寺庵拜访老


    是有品的,有语云:品见人品。
    两年前,和友人结伴上了素有“海上仙都”之称的太姥山。大汗淋漓爬至山顶,却没了观太姥云海的兴致。只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声雀声不绝于耳。而那幅众生翘盼的恢宏的奇幻云景也迟迟不肯呈现。朋友没耐性了,我们便折道进了寺庵拜访老僧。
    老僧似有先见之明,看出了我们脸上的败兴,便请我们一起喝茶。他先舀了山泉净手漱口,然后焚香静坐片刻,再燃起了一炉毕毕剥剥的炭火。那是一套紫砂功夫茶具,因年深日久,已蒙上了一层厚实的茶釉。茶则是“白琳银毫”,恰好“一旗一枪”。“睡乡未免怯茶枪”,想起这句诗,再加上“松杉寂寂皆法音”的天籁,不禁沉入一种品茶的境界。贴着杯沿,抿一口清茶,满口芬芳,便觉心湖一片清明,适才的扫兴,即刻消散得无影无踪。
    我曾饮过西湖的龙井、安溪的铁观音、永泰的茉莉花……但都未及今日之茶的醇香。老僧陪我们有一口无一口地饮,间或只言片语,余下便是长时间的沉寂。不一会儿,梵唱声起,老僧双手合十,稳坐如钟,沉香木念珠在他手上拨弄得“嗒嗒”响,仿若诉说隔世……
    俗语曰:一饮涤昏沉,两饮消我神,三饮便得道。不知不觉,我饮过数道茶,朋友打趣说:“你要再饮,就怕快要得道升天了!”我也不言声,只觉一杯在手,伴着老僧的念念有词和木珠的脆响声声,渐渐超脱……
    从那次“迷茶”后,我对茶产生了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平常也不轻易喝茶,概以白开水代之。并一直将“驴饮”、“海喝”和“品茶”区分开来,生怕糟践了茶。每每欲寻“迷茶”之境,我都净手,烧一炉火,或择一个静谧之夜,眼望皎月,耳听虫鸣,把盏品茗;或于一睡足的午后,泡一杯茶,独自细呷。而茶过几巡,却一直未入“迷茶之境”。
    我耳边忽地掠过一句箴语: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分离的心情。我想,茶也是一位清高的隐君子吧,未逢知己,是绝然不肯现身的。常听老人们说起:品茶有“静、空、灵”三种境界。于我来说,前两种境界不难达到,而要进入“灵”的境界恐怕绝非易事。想那“白琳银毫”隐身于深山老林之中,几经炼制才呈于饮者眼前。而那日突入“迷茶”之境莫非是受了那位老僧的感化?
   “大静之态,敏之悟性”,想必才是“迷茶”的内蕴吧。而我,成天东奔西忙,困于尘俗太深,常为蝇头小利所缚。看似寻“迷茶”的境界,却无一颗放松及清淡的真心。
   “茶不在多,有品则灵”。我杜撰了这么一句“箴言”献给天下所有饮茶的众生。于我自己,欲入“迷茶”之境,恐还须走一段修炼性灵的人生路吧。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功夫茶  铁观音  喝茶  饮茶  茶具  品茶  龙井  清茶  紫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这一生永远都欠一杯茶
这一生永远都欠一杯茶
普洱茶的故事
普洱茶的故事
一杯茶结缘
一杯茶结缘
西南首届茶叶采购大会开幕
西南首届茶叶采购大会开幕
统一标准惠及小规模茶农
统一标准惠及小规模茶农
福建武夷山多家茶企产品不合格
福建武夷山多家茶企产品不合格
湖北窑淮镇推行新老茶园管护
湖北窑淮镇推行新老茶园管护
茶联盟 让茶企成飞起来的“猪
茶联盟 让茶企成飞起来的“猪
湖南茶博会上百年老茶一筐价值
湖南茶博会上百年老茶一筐价值
市场茶叶价格面临持续下跌压力
市场茶叶价格面临持续下跌压力
沅江市领导来安化县考察茶产业
沅江市领导来安化县考察茶产业
八十八家茶企入驻福建大田茶文
八十八家茶企入驻福建大田茶文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