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因茶而起

时间:2018-06-11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信是有缘,收到《吃茶一水间》时我刚从贺开古茶山一路颠簸着回到勐海城中。在勐海弥漫着茶香的暮色里翻开第一本新书,指尖有温暖的触感,嗅到微微油墨香。这些因茶而起的文字与图片,源自山野白云,最后也选择在这样的时刻和地点落回到手中。十本新书跟着我在2013年的春
 
 
   信是有缘,收到《一水间》时我刚从贺开古茶山一路颠簸着回到勐海城中。在勐海弥漫着茶香的暮色里翻开第一本新书,指尖有温暖的触感,嗅到微微油墨香。这些因茶而起的文字与图片,源自山野白云,最后也选择在这样的时刻和地点落回到手中。十本新书跟着我在2013年的春天从易武象明、倚邦走到景迈,再到勐库、邦东、娜罕,在光芒山听过虫鸣,浸染过景迈的星夜,遥望着昔归的落日与无量山的漫野山花。一路上把书留给这些地方的老友,一身尘埃回到一水间,手头只留下一本。其实这本也早该送出去的,在勐海时,一位很贴心的老友说;我的先别给了,你一路上会要遇到很多老朋友或有缘分的人要送呢。
 
   几年的累积,在山东画报出版社编辑韩猛的力邀下整理成书,整理的过程不过几个月,后期编辑、设计却接近一年,其间的细致琢磨、反复推敲耗时耗力,我亦在报社做过近十年的编辑,知晓做编辑的辛苦一般不为人知。好书出来,光鲜的是作者,编辑总是默默隐身,美术设计更是易被埋没,其实这三者都是一本书鼎立的三足。所以,我要特别感谢韩猛及装帧设计师王芳。
 
   茶言茶语,看似轻松,落笔却费思量。散漫处不求实作实证,误人误己,罪莫大焉。所以尽量做到客观实际,引典有出处,用茶、用器有实物,冲瀹有自己亲身实践、闻过、喝过、体悟过,巧言令色或虚与委蛇均非我所为。茶席设计选器为茶而谋,不避名家美器,亦多民间良品;有茶友手作、赠物,也有自己动手做的小物件。茶人事茶,能亲历亲做,虽简陋亦很宝贵。空谈以茶悟道,不若仔细起一炉炭,削一根紫竹茶针来得实在。茶之道,不在文字,不在言语,也不悬挂在墙壁上。
 
   书出来后,一一细读,还是有遗漏与错误,是为遗憾。窥见自己每一篇文字与图片可以有更完美的表述,其实也是暗自知道自己一直在往前走。这是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也是唯一的优点罢。话才开头,夜已不浅;
   薰过的香
   浸透过的茶
   它们都去了哪里
   痕迹
   比生命更长
 
   回首书中诸物诸事,文字与图片间留下美丽痕迹的、已经消逝的茶与事,在已经消逝的时光里早已走远。而有着温暖质感的书页,在今日。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贺开古茶山  无量山  古茶山  勐海  茶山  易武  茶席  昔归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唛号茶的历史渊源
普洱唛号茶的历史渊源
普洱茶白霜是怎么形成的?
普洱茶白霜是怎么形成的?
勐库大叶种茶普洱茶特点
勐库大叶种茶普洱茶特点
揭秘行家都在用的普洱试茶法,
揭秘行家都在用的普洱试茶法,
普洱茶圈最大的痛点:普洱茶越
普洱茶圈最大的痛点:普洱茶越
人活心情,茶品意境
人活心情,茶品意境
临沧普洱茶区,其普洱茶有什么
临沧普洱茶区,其普洱茶有什么
中国人为何嗜茶?
中国人为何嗜茶?
古树茶树龄是如何影响茶叶口感
古树茶树龄是如何影响茶叶口感
普洱茶饼表面的那层白霜,是不
普洱茶饼表面的那层白霜,是不
关于易武茶工艺的2个实验
关于易武茶工艺的2个实验
降温冲泡普洱茶的意义
降温冲泡普洱茶的意义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