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喝茶原来是为避免挨打

时间:2018-07-11 15:05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唐代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文化昌盛。唐代是儒、道、佛各家合流时期,它们相容相包。特别应当提出来的就是当时佛教的发展,对茶文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知道禅宗主要靠悟,直到现在我们很多名词都是有宗教的语言,比如说觉悟、领悟等等。怎样来领悟呢?需要参禅,就是
 
    唐代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文化昌盛。唐代是儒、道、佛各家合流时期,它们相容相包。特别应当提出来的就是当时佛教的发展,对茶文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知道禅宗主要靠悟,直到现在我们很多名词都是有宗教的语言,比如说觉悟、领悟等等。怎样来领悟呢?需要参禅,就是打坐。据说当时在泰山有个灵岩寺,这个寺里就有个禅宗的寺庙,和尚们晚上都要打坐,通过打坐来明心见性,来豁然领悟。可是和尚只能吃两顿饭,不让吃晚饭。因为要保持经络畅通,如果吃了饭,这么坐着,消化不好,经络就不容易通达。这对僧人们来说非常苦,特别是小和尚,晚上不吃饭还要打坐,肯定犯困,可睡觉不行,老方丈要拿戒尺打。小和尚们就发现越喝越有精神,所以从此以后寺庙里就流行饮茶。我们从汉代开始就已经人工种茶,并在寺院里种茶。茶和宗教结合起来了,和人的意念结合起来了,和人的思想结合起来,认为喝了茶以后人就清醒了,就精神了,所以就开始把茶与精神境界联系起来了。
    据说当时从泰山一直到洛阳、长安的大路上到处都有卖茶的。当然真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还是因为茶圣陆羽的出现,他的贡献最大。
    在大雁的羽翼下被和尚捡走
    陆羽因为写了一本《茶经》而闻名,他的命其实挺苦,是一个弃儿。他的家乡在竟陵,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县。据说在竟陵城外有一座寺庙,旁边有一条河,有一天一个老和尚在河边散步,看见一堆大雁在叫,再一看大雁羽翼下有一个小孩儿在哭。老和尚很同情,就把他抱了回去。当然一个老和尚养育小孩子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可能放在一个姓李的家里养。后来有一个道士叫李季兰,和陆羽是好朋友,现在有人认为是陆羽的女朋友。这没有历史依据,但是从他们来往的诗词看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俩人从小就认识。稍微大一点,陆羽被老和尚接到寺院里做一个小和尚,其中一个任务就是煮茶。长此以往,陆羽对茶的性能,怎么样用茶,就慢慢地熟悉了。老和尚叫积公自然也教了他许多茶的技艺。
    陆羽毕竟是个孩子,整天关在寺院里多么苦闷,所以后来他就跑了。跑到一个戏班子里。当时演戏比较简单,一般就三个人表演,叫做参军戏。时间长了陆羽也会演戏,他长得丑,主要演丑角。有一次戏班子到一个太守家里演戏,太守一看这个孩子演得如此之好,而且很聪明,就把陆羽送到学堂,专门让人来教他读书。从此陆羽就开始研究儒学。在此期间,他又认识了许多儒学、佛学和道家大师。比如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再有就是道家的李季兰,她出身地主家庭,在唐代是首屈一指的女诗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陆羽不能继续读书了。他想搞些研究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他把儒道佛各家思想糅在茶里,创造了一个文化体系,写了一本《茶经》。《茶经》字数不多,但内容非常丰富。他把中国茶的历史、故事、传说、茶的用途;什么地方产名茶,产好茶;怎样制作茶,制茶用什么工具,茶应当怎么保存;怎么饮茶,怎么煮茶,怎样的水,饮茶的心境等等都说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总体的茶文化体系,所以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的历史 茶文化 中国茶 好茶 饮茶 煮茶 茶经 历史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喝茶最大的智慧不会喝茶
喝茶最大的智慧不会喝茶
低调喝茶低调做人
低调喝茶低调做人
人为什么每天要喝茶
人为什么每天要喝茶
常喝茶能救你一命
常喝茶能救你一命
喝茶给你24个理由
喝茶给你24个理由
喝茶应该注意的10个礼仪小细节
喝茶应该注意的10个礼仪小细节
据说不喝茶的人看完都想喝茶了
据说不喝茶的人看完都想喝茶了
哪些人更适合熟普 看茶喝茶看
哪些人更适合熟普 看茶喝茶看
喝茶牙齿会变黄别闹了
喝茶牙齿会变黄别闹了
当爱上喝茶 一杯茶就是一生的
当爱上喝茶 一杯茶就是一生的
喝茶的人多半会希冀拥有一间小
喝茶的人多半会希冀拥有一间小
茶叶太苦那是你喝茶顺序不对
茶叶太苦那是你喝茶顺序不对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