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纵观中国茶叶饮用历史

时间:2018-07-17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明代以后会流行泡茶法,点茶、煎茶都被淘汰了呢? 纵观中国对于茶叶饮用的历史,其实是一个由简入繁同时由繁入简的过程。 由简入繁,指的是制茶工艺日趋完善从直接利用鲜叶,到加工制作,直至演变出六大茶类的过程。 由繁入简,指的是品饮方式日趋简单从添加各种配料调味
 
    明代以后会流行法,点茶、煎茶都被淘汰了。
  纵观中国对于茶叶饮用的历史,其实是一个由简入繁同时由繁入简的过程。
  由简入繁,指的是制茶工艺日趋完善从直接利用鲜叶,到加工制作,直至演变出六大茶类的过程。
  由繁入简,指的是品饮方式日趋简单从添加各种配料调味,到逐步减少配料,直至饮用清茶,追求茶叶原味的过程。
  这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制茶工艺不足以满足人们品饮的需求时,则需要相对复杂的饮用方式,而当制茶工艺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则饮用方式也就简单起来。
  其实无论是散茶还是泡茶法,在唐宋之际就已经出现,只是由于当时制茶工艺的限制,使得直接泡茶并不为人们所欣赏,是以陆羽在《茶经之饮》中说道: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此处痷指“瘦、病”意,指的就是“以汤沃焉”这种冲泡方法,泡出来的茶滋味不够,只有经过煎煮过的茶,才能真正体现茶的滋味。
  再说元明之际,正是制茶工艺逐步完善的时期,炒青工艺的完善,使得人们不必在茶叶中增加额外的香料,即可品味茶叶自身的香气,正如朱权《茶谱》中所说:“龍團、鳳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飾以金彩,不無奪其真味。”
  从中可以看出,宋代那种在茶叶中加入香料的做法,已经逐渐不为人所接受。转而更加追求茶叶的“真味”。
  而完成度逐渐提高的制茶方法,则让人们只需要将购入的茶叶进行简单的冲泡,就能品尝到这种“真味”,而不再需要繁复的过程,于是乎,复杂的制茶问题交给制茶人解决,简单的喝茶问题留给消费茶叶的人,这恐怕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吧。
  当然,统治者的迭代以及随之而来的政令,肯定也是这两条道路上的助力之一,但如果不考虑制茶方法的演进与人们品饮需求的变化,只说是由于朝代的变化,上位者的意思,就使得人们对于茶叶的利用方式有所改变,怕是有些局限了吧。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那种需要仪式感来帮助自己完成某种体验的事物(最典型的就是宗教),但对于喝饮料这件事情来说,恐怕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越简单越好吧……
  其实,我觉得以后对于茶叶的利用方式,依然会沿着制法的“由简入繁”,用法的“由繁入简”这两条道路上走下去,君不见,日本的茶饮料消费已经超过了茶叶的消费。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六大茶类  冲泡方法  加工制作  大茶类  喝茶  工艺  茶叶  冲泡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
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
茶学典籍:《中国茶叶大辞典》
茶学典籍:《中国茶叶大辞典》
《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加工》
《中国茶叶加工》
2014在杭外国专家联谊茶会”在
2014在杭外国专家联谊茶会”在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黑茶专业委员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黑茶专业委员
中国茶叶品牌建设七大攻略
中国茶叶品牌建设七大攻略
去年中国茶叶农业总产值首次突
去年中国茶叶农业总产值首次突
茶叶流通协会日前发布中国茶叶
茶叶流通协会日前发布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致力建立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致力建立
浅谈中国茶叶的渠道困局
浅谈中国茶叶的渠道困局
中国茶叶从大国迈向强国
中国茶叶从大国迈向强国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