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无论是散茶还是泡茶法,在唐宋之际就已经出现,只是由于当时制茶工艺的限制,使得直接泡茶并不为人们所欣赏,是以陆羽在《茶经之饮》中说道: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此处痷指“瘦、病”意,指的就是“以汤沃焉”这种冲泡方法,泡出来的茶滋味不够,只有经过煎煮过的茶,才能真正体现茶的滋味。
再说元明之际,正是制茶工艺逐步完善的时期,炒青工艺的完善,使得人们不必在茶叶中增加额外的香料,即可品味茶叶自身的香气,正如朱权《茶谱》中所说:“龍團、鳳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飾以金彩,不無奪其真味。”
而完成度逐渐提高的制茶方法,则让人们只需要将购入的茶叶进行简单的冲泡,就能品尝到这种“真味”,而不再需要繁复的过程,于是乎,复杂的制茶问题交给制茶人解决,简单的喝茶问题留给消费茶叶的人,这恐怕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吧。
当然,统治者的迭代以及随之而来的政令,肯定也是这两条道路上的助力之一,但如果不考虑制茶方法的演进与人们品饮需求的变化,只说是由于朝代的变化,上位者的意思,就使得人们对于茶叶的利用方式有所改变,怕是有些局限了吧。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那种需要仪式感来帮助自己完成某种体验的事物(最典型的就是宗教),但对于喝饮料这件事情来说,恐怕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越简单越好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