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标准化值得学
咖啡和茶都属于植物饮品范畴,因此双方有很多共同共通之处,在市场营销上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比如都强调是健康饮品。不久前有科研机构发布研究报告说:研究发现咖啡含大量抗氧化剂,有抑制肝癌作用。这和茶叶所推崇的健康功效异曲同工。那么茶要向咖啡学什么呢?如果不带门户之见,同为健康饮品,我们该向咖啡学习产品的标准化。
中国茶叶需要向咖啡学习“做减法”。中国茶区广泛,品种和工艺丰富,这本是好事,但如果我们完全不顾市场本身的规律,用生产加工茶叶的农业思维凌驾市场之上,必然走上一个极端:茶品太多,以至于根本无法标准化。由此带来的看似营销空间的增加,实是消费者的负担和疑惑。与立顿主打产品只有那么几款相比,咖啡的商品品种稍多一些,但长销的品种一般用人的十个指头是可以数过来的。据心理学家研究总结:对公众发表意见,一般以五条以内为上限,多了反而记不住,等于没讲。同样,快速消费品的商品类型和名称也不宜太多,否则会让消费者陷于选择困境,最终会放弃选择。
与中国茶的蔚为大观相比,咖啡在营销中显得“短小精悍”。究其原因,咖啡是用商业思维在主导,不为研发而研发。一款产品能吸引消费者,就精益求精,把市场利润吃干榨尽。即使有新品推出,也一切围着市场转,完全看市场眼色行事。而我们茶业太多沉迷事物本身罔顾市场受众的“技术控”“产品控”了。看看咖啡,就提醒我们茶人--茶叶是个大众产品,按照小众思路做,是做不好的。
咖啡的世俗人文精神值得学
两年前,关于“待用咖啡”的故事在中国咖啡行业也流传开来--有心人在自己喝咖啡时会多买一两杯“待用”,留给付不起咖啡钱的陌生人享用。据说这是源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传统,借着网络喝咖啡文化的传播,在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的咖啡馆流行起来。
这种惠而不费的小善举看似简单,但一下子就为咖啡馆带来了温馨的情怀。不仅仅增加了那几杯的销量,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人文氛围。用我们的视角解读就是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反观中国式茶馆,计划经济时代突出了便宜、解渴;市场经济时代,摇身一变成为“高大上”的所在。结果呢?路越走越窄,一旦所依赖的政商畸形消费“撤棒”,很多都市型的茶馆就难以为继;要不就是半死不活,毫无生气。这与我们这个以茶为傲的国度来说,很有些尴尬。
通过与咖啡馆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茶馆乃至中国茶基本都缺少人文精神的支撑--玩的是茶,盯的是钱,唯独对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体恤甚少。最近出差的火车上偶遇一个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聊起来才知道他很爱喝茶,并体会到茶对他精神修养的辅助作用。这在现在的“90后”中比较少见。但他也坦言,平日就是在宿舍自己泡点茶喝,茶馆不敢去,觉得太贵。我们不否认有平民茶馆的存在,但都市型茶馆留给他这样的印象,即使他工作后有了不错的收入了,他会很主动地进茶馆吗?不论从价格还是文化氛围,都需要我们反思。
通过前几年的天价拍卖,资本让茶叶披上了高端的外衣,他们收获了想要的出货高位,堵的却是茶叶通向广阔市场的道路;如果茶叶只剩下“高价”一个标识,曾经拥有的痴气、土气、生气都没了,如何能受到大众的欢迎?今天,茶叶市场在回归本色;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学习一下咖啡的人文精神、人情味道,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尽量接地气、亲百姓。
增加跨界交流对茶行业大有裨益
在迪拜,有一个中东地区唯一的咖啡和茶工业专项贸易展览会,每年都吸引众多的供应商和专业买家,据说参展的企业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知道中国的茶叶企业有没有参加。但确实比较少听中国茶界提到可以触类旁通行业的情况。过去我也如此,到广州参加广州茶博会,同时举行的还有咖啡博览会,此前我一次也没去逛过。现在我明白,除了时间紧外,在内心世界里,还是存有很深的“门户”之见的,觉得这是两个不同的行业。我是茶,到你那里能学到什么?
2015年是茶界适应经济新常态,并构筑行业新常态的关键一年。如果能够将跨界学习、横向交流作为新的一年的崭新领域加以重视开拓,相信茶行业会获得更多的启迪与借鉴。这些收获不就是新常态的新内容吗?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