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盛产菊花,同时还产茶,这几年爱上了一种名为春雪的绿茶,淡,两三水就没味了,但是喜欢那种说不出来的清甘,特别是第二泡的时候,余香满口。
味觉这玩意儿很奇怪,有几年很喜欢铁观音,喜欢那股冲劲,现在却怎么也喝不下去了,也不知是不是没再碰上好茶的缘故。中年后,各种知觉都呈线性发展,喜欢的极喜欢,不喜欢的,也很难再发展成热爱。阅读的口味同理,渐在某个区域徘徊。人人说好的东西,如果读不出啥所以然,绝对不再勉强自己,慢慢觉得这样也挺好,当所有的功利性褪去时,留有的反都是些最单纯的乐趣。
夏天到了,神经特别脆弱,咖啡已是完全不能沾,只能找替代品。戒掉速溶咖啡还有个原因是惜命——朋友说,白咖啡太不健康,含一种对心脏不好的氢化植物油,会阻塞血管。想想有些隐隐的恐怖,这几年不知道喝进去多少。喝下去的也没办法吐出来了,唯有现在开始改正自新。年纪渐长,越来越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由内到外都呈现出一个健康的姿态。之前一天也离不了的东西,好像真戒了也没那么艰难。
去年喝了一夏天的生姜红枣茶,冬吃萝卜夏食姜,效果很明显。遗憾是没能坚持下来,换工作以后压力大,白咖啡重新变成寄托,工作像一张不分青红皂白砸下来的黑网,轰轰然泥沙俱下,每日中场那一杯便仿似黑网里一点小小的期待和慰藉。
茶倒是一直在喝,也是因为怕影响睡眠,喝得断断续续,后来听一个朋友说,喝陈茶没事,试了试,果然,便特意买了冰箱里放陈。网购还闹过笑话,淘宝搜一种溧阳的白茶,特特询问店家,是去年的陈茶吗?小二回:是刚炒出的新茶哦!只好继续表明来意,我就是要买陈茶的嘛,请问有去年剩的吗?结果遇到个相当诚实的店家,坦然相告,没有了呀,亲,新茶不更好吗!第二家倒是信誓旦旦说有剩,兴奋拍下,然而到货后,一喝就知道店家说了谎,喝完头犯晕,整夜清醒,明显新茶里咖啡因刺激的。
经年后的茶大概是咖啡因渐渐褪了,茶香倒是还保留,也有点像人到中年,身上那些外扬的冲劲和个性褪了,内里温和的本性还在,外表不大中看了,有时候倒更让人舒服。
冲泡绿茶,水温很重要,不像铁观音,只管将滚水浇上去,香气立刻升腾起来。绿茶则需80度左右的水,高了低了都有影响,甚至冲泡时的心情都可能影响口感。我爸喝了一辈子的茶,其实并不讲究,总是用个不锈钢的保温杯泡茶,那么一捂,茶的清气全没了——但他自己觉得方便,出门都随手带上一杯。
而我,则喜欢在静静的午后随意冲上一杯,一大早灌进水壶的水,晾到此时的温度刚刚好——水温太低泡不出香味,太高,茶汤又立刻黄了,口感减失过半。没掌握诀窍时每天的泡茶都像在赌手气,也许是万事万物都需要认真对待吧,哪怕只是简单的一杯茶。
喜欢的一个淘宝卖家另开了分店卖农产,品种渐增加至一些花茶:蜂蜜柠檬茶,红糖桂花茶,价格标得不菲,其实这些茶饮,如果勤快点,各色材料都可以自己配到。但店家的图片配得美貌,温暖地盛在粗厚碗里的红糖、悠然洒落的桂花、闲闲捧茶的女子,像陶渊明归田园居的现代版广告。一冲动就拍下了一罐,好像如此便也跟上了店家渲染的所谓慢生活、闲时光的节奏了。
年岁越长,越发现生活尽是些无能为力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小清欢,比如睡前那一册薄书,又或是工作、家务的间歇,舒舒服服地,把自己安顿在一杯午后清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