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着运动装,出入自家茶馆茶店,往往听到玩笑中夹杂着质疑声:你为啥不穿件茶人服?你们店为啥放的是流行音乐,而不放古筝古琴呢?
话说做茶十几年,我家积压不下百套各类旗袍、各款茶人服。以前常常穿着旗袍出去吃饭,被称为职业特征极为明显,甚至经常招惹各种莫名其妙的搭讪:问我是不是酒店里卖酒水或者卖茶水的?若是出门参加个活动,即便不认识,凭借衣着,都能判定我大抵是做茶的。
从前,若是约了别人喝茶,还得从车上翻出一件旗袍换上,可见以前我对职业性服装的“沉醉不知归路”。到如今,纵然穿着一件T恤,也依然能安然若素的泡茶、喝茶、聊茶。
后来在茶馆里厮混了十来年,早期每天把高山流水轮流来播放,后来有一段日子,觉得古筝听来也是厌烦,改听各种大提琴,古琴,笛箫,到如今,不管是听很HIGH的流行音乐还是很单调的古埙单乐,都能沉下心去感知它的美好。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不知道是不是三维的第三种境界到了,我经常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的麻木不仁。
为茶十几年,几乎每个刚刚开始做茶的人,都喜欢以茶人服,古琴曲,作为茶之标配。似乎只有这样,仪式感才足够强,那些个观众们,才能在最快的时间里,争取到大家的认同。
而很多茶馆,经营者们在经营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也开始多向经营和全面发展,比如卖茶、卖食、卖器、卖家具,卖衣服,卖课程,卖圈子。既然要卖衣服,要倡导这种生活方式,茶馆的经营者们,更是乐此不彼将茶人服,当成标配了。
我原本是一个特别喜欢逛茶馆,泡咖啡吧的人,只因出于对这种休闲文化和悠雅情怀的关注和热爱。可如今再看到或富丽堂皇,或古朴雅致的茶馆茶吧,却总难以提起脚步迈进去了。再好的茶馆,进去无非也是一位妙龄茶仙子,穿着“飘飘何所似”的茶人服,动辄几千少辄几百的一泡茶,茶具或许是讲究的,可惜茶的滋味,却未必能恰当得味。
我们经常在探讨为何日本茶道如此有名的时候,会认为中国的茶文化相比之,并不太重视仪式感所致。最近几年,似乎认识到这点的茶人越来越多,对茶的仪式感的追求,也越来越上纲上线。我并不否定茶道思想的传播,茶文化的普及,需要多样的传播方法。但一味追求表演性质很强的仪式感,似乎舍本求末。
我们经常遭遇到的尴尬局面是这样的:几个天仙般的茶仙子,在考究精致的茶席面前,恭敬谨慎的表演茶艺流程,旁边围着一群拍照的观众。人们拍了几张照片之后,走到隔壁的咖啡馆,端走了一杯咖啡。
茶终究是给人喝的。好喝,喝的舒服,快捷、简单、能够带给人们更多,更好的体验感,能够带给人更多的自信和愉悦,才是我们需要考量和努力的方向。
不一定是要旗袍、汉服、茶人服,也不一定是要古筝、古琴。我想茶需要更亲民,即使T恤,即使流行曲,能带给人们一个亲切的微笑,一杯温暖愉悦的茶,便是茶最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