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叶供求关系比例失衡:到易武收茶的人,很多都是带着订单去的,因为量有限,所以标准便被放宽,烟味,焦片味,发酵味等不良工艺的结果得到了宽恕,甚至于掺合了外地的茶叶也会被收购,这种行为直接的纵容了茶农加工工艺的随意性甚至是搀假的行为.
2.利润的驱使:这一点关乎两个方面,其一,茶商的职业道德,其二,茶农的信誉,由于普洱茶热浪滚滚,再加上历史赋予易武茶的良好背景以及一系列的文化炒做带来的促进,易武茶身价倍增,所以,也就炙手可热了,易武街上大大小小的茶厂作坊四十多家,年产在50吨以上的都有好几家,再加上勐醒,勐仑周边的那些厂,每年打着易武旗号流到市场上的茶不下数千吨,远远高于实际年产量,和这个相比,收到工艺不良的甚至拼了台地茶和外地茶青的"大树茶"算是比较幸运的了,哪怕它放下去会出状况,至少还有点真的.
3.商业秩序混乱,易武的作坊热已经逐步形成,从形式上看仿佛正在完善中,这种发展大有向宜兴的紫砂市场的发展方向靠拢的趋势,但是由于工艺的混乱和技术的低劣,难以形成较为有序的行业标准和稳定的商业架构,反而是种种特殊的加工工艺纷纷登场,一时间不亦乐乎,批发商,零售商,二手商甚至旅游者都挤在易武收茶,价格体系和茶叶品质自然也就比较混乱了.
我无法去参与讨论关于易武的治理等一系列需要政府部门协调规范的问题,因为我仅仅是区区一介小小茶客,所能做的,仅仅是将自己所学所知说出来,令大家有个清醒的认识,一来不要被迷惑,二来不要助长此风,文章写到此,就以几点忠告来结尾吧
忠告一:不要盲目的将是否购茶的行为依据建立在对人的信任上,收茶一定要以品质为度量衡.要相信事实,而不是权威.
忠告二:树立基本的信念,思考问题要从因果关系入手,不要被江湖上的种种言论所迷惑,要注意判断该言论的逻辑关系.
忠告三:不要以包装或品牌来判断茶的价值,或者纯粹以产地来判断茶的价值,和产区茶种相比,加工工艺是更加值得重视的内容.
忠告四:树立正确的饮茶价值观,做到确实的理解所需结果的原因,譬如若是要追求"若干年后更好喝"的话,就得认真思考"什么样的茶能够越陈越好喝?"
忠告五:要认真的考虑价格问题,这个包括两个问题,一是价格是否太高,二是价格是否过低,高价格的茶存在性价比的问题,而低价格的茶则存在较大的信誉风险,自古上当之人,多是因为想占便宜.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