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为什么越来越雅了

时间:2016-03-14来源:互联网 作者:茶妹妹浏览:
茶会越来越雅了,雅到不做准备都不好意思参加。桌上摆着的请帖,有些要小心应付。尤其是那些毛笔小楷竖写,名后是道席之类问候,里面装满了各种与茶相关雅事。宣纸上有古琴、尺八之类的曲目,要品的茶来自武夷山三坑两涧,或者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有年份的普洱,白茶,偶尔也会出现些老六堡茶做点缀。当然,在老的语境下,老铁(铁观
会越来越雅了,雅到不做准备都不好意思参加。桌上摆着的请帖,有些要小心应付。尤其是那些毛笔小楷竖写,名后是“道席”之类问候,里面装满了各种与相关雅事。宣纸上有古琴、尺八之类的曲目,要品的来自武夷山“三坑两涧”,或者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有年份的普洱白茶,偶尔也会出现些老六堡茶做点缀。当然,在“老”的语境下,老铁(铁观音),老红(红茶)也颇受青睐。
 
这些主体信息当然不够啦,还得打电话去。准不准抽烟啦?喝茶过程中允不允许说话啦?茶后要不要吃素菜啦?茶会前要不要讲话啦?茶会中要不要填品茶表格啦?对穿衣有没有要求啦?问问才好参加。我好几次在茶会,因为长期不能抽烟,导致神经紧张,不得不来回深呼吸,结果额头大量出汗,为我泡茶茶艺师得出的结论却是,“周老师,你体感好强啊,才喝两口都能喝出那么多汗。”
能不能说话也关键。茶界好多茶会,都是“止语”的,来的人不可以相互交流,只有在主人的声音中把茶杯端起,放下。主人会引导你怎么发现茶的滋味,从第一泡到第十泡茶发生了什么变化,汤色,口感,香气,滋味,到舌是什么感觉,到喉是什么感觉……主人也会引导你找到茶气,发现茶韵,必须相信茶神就在上空。
 
至于说那些把茶会搞成服装秀的,就更是,坐下来哪里是喝茶啊,左一个马可,右一个锦添,时不时插下丽萍,叫得那个甜,那个脆,就像说自家裁缝、邻家女孩一般。好处不是没有,正装终于不是特指西装之类(据说西方人说正装大约是燕尾服),我们很随意穿件茶人服就可算作中式正装。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茶</a></u>

我每每看到写着古典音乐字样的就胆怯,生怕掌拍错了时间,也怕听睡着了。读《昨天的世界》很是羡慕,维也纳连一个厨娘都听得出谁小提琴拉走了调。但偏偏现在的茶会,不是古琴,就是尺八。有一次我忍不住问身边听得津津有味的朋友,他回答说,我也不懂,在想其他事呢。那一天,古琴的演奏者是李祥霆,那把琴说是苏东坡留下的,喝的是价值百万的宋聘普洱。说到尺八嘛,在许多人眼里,与普通的箫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
 
茶会上还会遇到一些大仙儿,喝得出海拔,品得出年份,连水的钠有多少,铁有多少都尝得出,也会被告知,喝茶的姿势不同,对身体有利的地方也不一样。遇到这些人,大约也只有倒背唐诗三百诗的气场才能降服。
 
雅茶会留吃饭的,大部分会选择在素菜馆,而大部分素菜馆是接受教育的好地方。门口摆满可以免费领取的佛学书籍,桌子上,墙上都有饭菜来之不易的告诫,抽烟喝酒是严禁,大声说话也是不许可。服务员非常有礼貌,进门鞠躬,出门鞠躬,点菜鞠躬,上菜鞠躬,你每要求一样都会收获一个鞠躬……参加完一个茶会,吃完一顿素菜,都会觉得自己好没教养,在手背上就能看出一个“小”字。
 
我抽烟,嗓门大却不通音律,喝茶怕被追着问感受,茶人服永远皱巴巴的,时不时就把媳妇也连累,关键还是喝茶不讲究,用器不挑剔,喝水不打转,说话跑火车……唯一的优点只有,会写点茶文,所以余秋雨老师开始写普洱茶的时候,我好担心自己会下岗。那些年我不懂事,连写了《普洱茶装13指南》系列,《装土豪飞行喝茶记》系列,前者是真不装,后来变装了。后者却是真装,却被大量实践。
 
喝茶太有格调,会坏事,这是古龙在《剑神一笑》里的劝告。陆小凤千里追凶,来到鸟不拉屎的黄石镇,在线索中断穷途末路时,却意外从简陋的旅馆里发现了上好的茶具茶叶,从而揪出化身于此的品茗高手——巴蜀剑派的掌门人秋鼎风。所谓造化弄人,莫过于此。
 
举例归举例,经历到底还是发生在眼皮底下,茶事变雅事倒不是当下特有现象,历史上是怎么看待喝茶这件事?东晋名士王濛,因为爱好喝茶,想培养几个与自己相同爱好者,但到他家喝过茶的却不买账,说喝茶是“水厄”,嘲笑声在1000多年后听到,依旧觉得刺耳。
 
唐之前的饮茶史,出身在寺院的陆羽耗费了很多时间去考证,但那些只言片语只能缝补出一个小章节,他只有腾出手脚,写了本充满汗水味的茶叶考察报告《茶经》。
 
不过,陆羽生在一个酒气冲天的唐代,很少有人成为他的同道。与他唱和最多的皎然,是个和尚。和尚爱茶,最根本的动因是寺院禁酒,茶这种比中药药饮更有瘾头及品饮价值的植物才被空前放大。
 
陆羽希望茶能够成为能与酒并驾齐驱的一种饮品,寺院则进一步希望构建一套茶与释家的关系,就好像酒与儒家一样,密不可分。认识到这点非常重要,皎然曾大声宣称,“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可惜他们的影响力都有限,听者寥寥无几。
 
要想扩大茶的影响力,必须借助大名士。
 
有一位和尚借李白上位的茶故事,一直被模仿,从来未被超越。李白唯一的一首茶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为我们指出了茶变雅的全部机密。
 
产茶的地方很奇妙,寺庙附近的乳窟,不仅有玉泉,还有饮玉泉为生的千年蝙蝠,因为水好,连80多岁的老人居然颜色如桃李。这里生长出来的茶竟然“拳然重叠,其状如手”。李白了解到他是第一个为此茶作传的人,有着唯一命名权与解释权后,兴奋异常。
 
李白未必懂茶,但懂茶的和尚没有李白之才,但在二者合谋下,不但使“仙人掌茶”名扬天下,还做到了百世流芳。时至今日,仙人掌依旧是湖北当阳一带的特产,活在许多人的口舌之间。
 
李白身后的文人茶传统,是一个雅得不能再雅的传统。
 
茶的产地一定就是好山好水(这些地方也绝大部分与寺庙相关),喝茶的地方自然也是名山大川(幽林小筑亦佳),即便这些都不具备,有茅屋一间也无妨,只要水灵、具精、茗上乘(水一定有灵性,茶具一定有来头,茶只作佳茗),佳人(只要是女的一定是佳人,哪怕是凤姐)侍坐,也会怡然自得。
 
就算多出一个南郭先生,只要他也爱茶,就是贤人,喝茶也变得热闹起来,才思涌现中多了显耀和哲思小语。今天,随便一个卖茶小妹,都对这套好词倒背如流,“禅茶一味”,“从来品茗似佳人”,张口就来。
 
唐代奠定的绝妙好辞体系非常牢固,等到后世有人想说茶“坏话”的时候,便会发现,所有的“坏话词汇”都不支持这样的反驳。这与酒完全形成一个悖论,酒是坏话太多,要绞尽脑汁才能阐释出喝酒的必要性。“酒池肉林”、“酒肉朋友”、“酒囊饭袋”之类,想想就令人心碎不已。
 
宋人继承了唐代与茶相关的全部绝妙好词,苏东坡有诗说:“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苏轼喝茶的地方是扬州西塔寺,善品茗的和尚选的地方都是好山好水;有好茶,又赶上风和日丽的艳阳天,刚好下过一场雪,茶具洁净,来的都是与自己趣味相投之人,诗文这才写得有感觉。要是对照他的“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就更加会突出这样的心态。
 
与其说茶是被水激活的,倒不如说是被好词激活的。
 
宋代有位泡茶高手,叫南屏谦师,听说苏轼搞了一个茶会,不请自来。苏轼《送南屏谦师》里为我们回顾了这场茶会:“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液今安有。先王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我们不难看出,这与李白写仙人掌茶一样,因为苏轼的记录,我们记住了一位点茶和尚,而和尚伴随着苏轼的记录,真获得了“不朽”的雅称。
 
喝茶便雅”是宋人常见的观点,宋徽宗号召有钱人多喝点茶,脱脱俗气,“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为此,他专门写了一本喝茶指南《大观茶论》。
 
明皇子朱权,为了喝茶,专门发明了煮茶灶台。江南的士大夫,则在美轮美奂的私家园林里,专门修建了品茶之地。
 
张岱走出精舍,把茶与人的互动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他之前的雅事,茶与人还有隔离,纵使妙语连珠、好词连绵,却总显得诚惶诚恐、捉襟见肘,没有放开来的自在肆意。在《闵老子茶》里,闵汶水是不出世高人,张岱慕名前往拜访,却被丢在一边晒太阳。
 
后来两人斗茶,斗水,张岱品得出茶与水的产地,茶采摘的春秋之别,得到了高人的褒奖。当下斗茶都是从张岱这里获得的启发,不过,张岱是品得出,大部分是“猜得出”,这是很大区别处。更不同的是,张岱是通过表扬别人来获得自我表扬,而不是贬低别人获得晋级。
宋明之际对茶的精心营造,让人起了觊觎之心。
 
乾隆每每下一次江南,都要去画几个茶室,他在北京模仿修建了20多个供己使用的江南风格茶室,还发明了“三清茶”以表自己的志趣,但他在名画上的题词以及留存的300多首茶诗却毫无保留地暴露了他粗俗的本性。
 
这其实连累了许多人,曹雪芹不得不安排妙玉现身,教一教贾宝玉这样的世家公子,怎么喝才不糟蹋茶。但品位又怎么能短时间内培养得起来?
 
乾隆的族人后来把茶室发展成遛鸟看戏的游乐场。晚清时候,“打茶围”已经成为找妓女的代名词,民国年间胡适不得不在“打茶围”后,做出特别解释。去茶室喝茶不再是雅事,周作人只好把自己喝苦茶的家命名为“苦茶庵”。
 
到我成长的时代,茶室都变成了麻将馆的代名词。2年前,当父母听说我弄了茶室后,居然一夜都没有睡好,非得来昆明亲眼看到没有麻将桌才安心下来。
 
有些人不甘心茶就这样俗下去,茶室雅起来后,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叫“清茶馆”,经营要在门口特别提醒,本店没有棋牌室,不提供餐饮,只可以闻香,品茗,挂画,插花,所谓四般闲事。
 
北京好像是一个能把啥事都变俗的地方,我听说喝普洱已经成了京城四大俗了。想想也是,好山好水都糟蹋光了,没有蓝天白云,没有小桥流水,任你尺八多动听,普洱多大清,也安顿不了浮躁的心灵吧?最最最关键的还是,哪有李白、苏轼、张岱这样的才子啊?哪有宋徽宗这样的鉴赏家啊?多的是乾隆这样的人吧?
 
茶本来在厨房呆着挺好(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开足马力驶向书房(琴棋书画诗酒茶),大约后人忘记了张岱晚年的忠告,即便是潦倒老人,也能在破床、破桌、破鼎、破琴、破书之间,与山水、日月、相伴。
 
茶与繁华无关,伸手可摘。考究我们的不只是品位,还有认知。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艺师  普洱茶  铁观音  喝茶  普洱  好茶  茶叶  饮茶  茶具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生即人生
茶生即人生
品茶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品茶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你买茶的目的是为了喝茶还是存
你买茶的目的是为了喝茶还是存
喝茶最合适的温度——从顾客被
喝茶最合适的温度——从顾客被
最简单的泡茶方式莫过于此——
最简单的泡茶方式莫过于此——
茶博会为世人奉一杯香茗
茶博会为世人奉一杯香茗
竹子容易生虫为什么还坚持用竹
竹子容易生虫为什么还坚持用竹
这样的白茶才适合煮着喝
这样的白茶才适合煮着喝
三个方法教你分辨碧螺春茶的真
三个方法教你分辨碧螺春茶的真
2017春季广州茶博会即将举行
2017春季广州茶博会即将举行
中国禅茶文化节22日在浙江长兴
中国禅茶文化节22日在浙江长兴
安化黑茶喜获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安化黑茶喜获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