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民族有以茶待客的好传统。客人来到家中,沏上一壶好茶,一边品茗,一边闲谈,其乐融融,好不惬意。人一走,茶凉了,刚才亲和热烈的气氛也渐渐冷了下来,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把“人走茶凉”比喻一些部门单位,对因工作需要调离或因年迈离退休人员,在感情上冷淡,在生活上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其实,人走茶凉,在生活中属于正常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难道有谁家宾客走后,还给泡过的茶加温,使其不凉吗?但是,人走后,碗里的茶可以凉,而心中的“茶”不能凉,甚至还要热,这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式战斗友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京剧《沙家浜》中智斗那场戏,阿庆嫂机智地回击刁德一试探新四军信息的戏。当刁德一唱出“新四军就在沙家浜, 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后,阿庆嫂唱到“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这段唱词家喻户晓。这里“人一走,茶就凉”,是阿庆嫂合情合理,柔中带刚地告诉刁德一,到茶馆来的都是客人,都会细心照顾,谁知道哪个是新四军,根本不存在特殊“安排照应”的问题,使刁德一哑口无言,碰了一鼻子灰。至于阿庆嫂内心时刻挂念新四军冷暖、饥渴、安危的“茶”是不会凉的,而且更热。
人走“茶”不凉是缘分,应珍惜。茫茫人海,世界有60亿人,中国有13亿多人,天津市还有1000多万人,绝大多数人一生都不可见上一面。不仅能认识,而且能在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谋过事,那真是缘分不浅,应该倍加珍惜。不能因工作需要调离或因年迈离退休而冷落他们。人一走“茶”就凉,容易伤害同志之间的感情。即使在过去工作中发生过不愉快的事,也是时过境迁,应该淡化,不应该记仇,算老账,人为地扩大裂痕。只有人走“茶”不凉,表现出现代人的宽广胸怀,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干好现在的事。
人走“茶”不凉是尊重历史、尊重他人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现在的很多工作,都是历史的延续。尊重走了的人,就是尊重历史。没有历史,没有前人,哪有我们现在的事业呢?有的部门或者单位,领导一茬一茬地换,新领导与老职工或调出人员有巨大的时间错位,但这不是“人走茶凉”的理由。作为一个部门单位的领导者,首先要了解该部门单位的历史,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如果你对本部门或单位的历史不甚了解,很难做好现在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不管他们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那就是历史,是财富。因此,对因工作需要调离或因年迈离退休人员从感情上要热情,心里的那碗“茶”不能凉。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气,形成合力,我们的事业才能继往开来,兴旺发达。
人走“茶”不凉,暖的是走的人的心,鼓舞的是留下的人。其实,对走了的人是凉是热,无关紧要,最多发几句牢骚,发泄发泄了事,但对部门或者单位现有人员则不同了。因为走的人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如果部门或单位对走了的人冷若冰霜,视若路人,不仅会让走了的人寒心,也会使部门或单位现有人员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单位还有凝聚力吗? 人们还会为单位玩命拼搏吗?所以,人走“茶”不凉,暖的是走了的人的心,教育和鼓舞的是留下的人。他们从走了的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归宿,看到自己光明的未来,就会把自己的命运和部门单位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以主人的姿态为部门或者单位献计献策,拼搏奋进,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总之,人走“茶”不凉,是部门或单位领导心中对走了的人的态度,关系到部门或单位调人气、聚人心、成合力,能否做好工作的关键一环,这绝不是小事,切莫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