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可贵,贵在有闲情来赏玩。鸿儒与白丁,同处一片天,共听一场雨,然而得趣迥异。『造物今知不负汝,北窗夜雨默焚香』,天工神力,云雨相赠,闲情逸致之人,岂忍辜负!
古人行九雅: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几许天赐,几般人为,唯有应景而作,方得幽雅真趣。听雨焚香,正宜此时!
雨时焚香,其韵幽远。高濂《论香》中曰:『蕴籍者,坐雨闭关,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爇,香霭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陆游更言: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有了好雨相助,焚香逸事,也变得意境尤深了。
雨为平常之物,何以如此助情呢?季羡林先生《听雨》一文道出真义: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
润雨添香韵
你以为雨天给焚香带来的仅仅是氛围?那就太小看古人品味入微的水准了!阴雨和润的气候环境,对于香味的提升也大有裨益。雨天空气干净湿度大,此条件下的香气变得柔润而不燥,香味的层次也愈加丰富,其细腻灵动的美感更易被显现。这可是古人长期实践出的结果。
对闲趣颇高的文人雅贤而言,下雨的条件下要焚香,没有下雨创造条件也要焚香。吕大临《考古图》中便有记载:『炉象海中博山,下有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回环。』晴日无雨怎么办?在博山炉下盛热水,人工增加局部空气湿度,以达到『润气』之妙效。古人玩物,闲情中亦有几般真知理据,绝非流于表面矣。
对于品香者而言,下雨天也更能感受到香中丰富的韵味和气息。阴雨时分,百事辍罢,闲留斋中,心宁气和。此时的听觉、嗅觉也愈觉敏锐,耳收雨声,鼻纳香氲,闲淡中生出百味。这,岂不正是『心清则明』的道理吗!
文人所求香雾隐隐绕帘的感觉,何许幽雅,何许梦幻!大概也只有下雨天,才能生出此番意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