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并不是每一杯茶都需要七分满

时间:2024-01-03来源:互联网 作者:茶妹妹浏览:
最开始,我们刚刚接触、学习一件新鲜事物时,都会被动或主动地接收着这件事物的规矩。 这就好比学羽毛球时,老师会告诉你发球时球拍不要过腰,于是,你开始留意体育赛事或其他球友发球的样子; 学钢琴时,老师告诉你手指要立起来,于是,你开始寻找手握鸡蛋的感觉; 斟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最开始,我们刚刚接触、学习一件新鲜事物时,都会被动或主动地接收着这件事物的“规矩”。
这就好比学羽毛球时,老师会告诉你发球时球拍不要过腰,于是,你开始留意体育赛事或其他球友发球的样子;
学钢琴时,老师告诉你手指要立起来,于是,你开始寻找手握鸡蛋的感觉;
 
斟茶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这约定俗成的老规矩,你也一直在事茶过程中始终坚守……
后来,你慢慢发现,区别于赛场,球的竞技在生活里最终还是要归结于快乐,
弹钢琴一味寻找手握鸡蛋的感觉只会增加紧张感,不便于手指自然跳动。
斟茶呢?如果杯子各不相同,你依然坚持七分满的老规矩,很可能出现茶汤不够分的尴尬场面。
 
如果说,冲泡考验的是茶师对茶的了解程度,那么,斟茶则体现着茶师的个人修养。
也许你同我一样,随着饮茶时间增长,自带个人茶杯喝茶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受成长环境、生活习惯、性格、审美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结果,排除固定用杯,
一方席上“撞杯”的几率不会太大。
 
当容量,形状、材质、颜色都不尽相同的茶杯同时出现,你会怎么处理?
一个人是否具备礼仪素养,懂得关怀尊重对方,是否灵活不死板……似乎都能通过这看似简单的“斟茶”程序有所显现。
 
悉心回想:你的茶席上是否出现过茶汤喝了一口便久久不动的现象?亦或茶汤斟好,很快就饮完……
虽是一方席,但席间每个人的饮茶习惯饮茶频率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思考:平时少有饮茶习惯的,斟茶时少添一些,察觉席间喜欢茶品滋味的,则适当多添一些,品饮者急于解渴,不如先给对方一杯水……
 
当然,这些更为细微的席间行为也需要茶师及时沟通说明,让品饮者明白非七分满的茶汤在这一刻,也是一种礼仪与关怀。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习惯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饮茶  冲泡  茶席  茶汤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看了这篇你还说分不清云南红茶
看了这篇你还说分不清云南红茶
翠螺茶的制作工艺
翠螺茶的制作工艺
茶包装的材料设计
茶包装的材料设计
末茶在中国式微 朱元璋其实很
末茶在中国式微 朱元璋其实很
茶包装的色彩设计
茶包装的色彩设计
月饼解腻有方法 喝杯刮油普洱
月饼解腻有方法 喝杯刮油普洱
茶包装的形象设计
茶包装的形象设计
茶包装的文字设计
茶包装的文字设计
一段茶与月饼的中秋天仙配
一段茶与月饼的中秋天仙配
五蒲醋茶化瘀止痛
五蒲醋茶化瘀止痛
秋饮普洱 茶性平和味却浓
秋饮普洱 茶性平和味却浓
山茶支纹枯病
山茶支纹枯病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