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不是你想做就能做
时间:2020-06-2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次
如今爱喝茶的人多,被叫茶人的也多,不过就跟吃货一样,不是光能吃就能叫吃货,还得吃得好、吃得有规矩、有心得,茶人亦是如此。 市面上,真茶人不多,假茶人不少,今天就带你盘点一下如何辨别真假茶人。 买茶:真茶人一分钱一分货,假茶人双11每天都过 真茶人:买茶时
如今爱
喝茶的人多,被叫“
茶人”的也多,不过就跟“吃货”一样,不是光能吃就能叫“吃货”,还得吃得好、吃得有规矩、有心得,
茶人亦是如此。
买茶:真
茶人“一分钱一分货”,假
茶人“双11”每天都过
真
茶人:买茶时可以不看老板,可一定会看
茶叶的干湿、
汤色和
叶底,有时间还会坐下来喝每一
泡茶汤的变化。他们多懂得大部分
茶类的基础市场
价格,明白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不会乱贪小便宜。
假
茶人:假
茶人看似专业,其实他们跟小白一样,心中对行情无谱,“名
产区”、“名山头”和“
老茶”是他们奉行的标准——不过那也只占他们决定买哪款茶20%的权重,另外80%的权重在于“最好能捡到便宜”。据说曾有人花1000多元购得一饼上世纪70年代的
老班章熟普,不知道他喝了那
饼茶,现在还好么?
真
茶人:
泡茶时手法虽符合规范,但并不程序化,身体自然放松,手脚轻松运用,能一边
泡茶一边与他人谈笑风生。最重要的是,即便是泡
功夫茶,也不会将桌案弄得湿哒哒,让人不得不称赞一声。
假
茶人:都自称“
茶人”了,可
泡茶时还是手足无措,不能分心跟别人说话,要么忘了下一步要干嘛,要么就把手给烫到了。一
泡茶泡下来,整个人像跟
茶具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法,整张桌子都水漫金山了……
真
茶人:在
茶馆泡茶前,他们会先检查一下
茶馆提供的
茶具,并问问有没有针对某款茶专门的专用
茶壶,如果发现
茶馆不太专业,则会要求提供个干净的
盖碗,且大部分人都会自己带茶,看似“作”、“有洁癖”,但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
饮茶的享受和健康。
假
茶人:
乌龙茶加太多,化身为一朵蒸蒸日上的雏菊,都要把小
盖碗撑炸了,
绿茶躲在充满
普洱味的
紫砂壶里暗自哭泣也没人理,泡出的茶苦得跟药一样。要知道假
茶人的“真性情”,就是这么得过且过。
真
茶人:请别人
喝茶时,先不会讲太多关于这款茶的故事,而是待别人喝完后,如果有兴趣问起来才会细细讲解。
假
茶人:茶还在茶则里,水都还没烧开,有关这款茶的全部身家底细都已经告诉对方了,且还有不少因为自己不太清楚而添油加醋的地方,这套路,难道不是跟所有热心组织相亲的居委会大妈们一样么?
真
茶人:除非真的是一款劣质茶,不然对茶是不会整体以“好”和“坏”去评价的,多是就
产区、
原料、
工艺进行猜测性评判。并且他们对茶有着基本的珍爱和尊重,就算特别偏好某款茶,也不会贬低其它茶。
假
茶人:千万别让假
茶人论茶!他们饥渴难耐的嘴早就想打响一场口炮盛宴,喝到
茶汤就开始话当年,瞄一眼
叶底就恨不得说山头。“
普洱为王,其他是屎”,评价自己不喜欢的茶,刀刀致命,句句撕逼,那刻薄力度,简直令人发指!
存茶:真
茶人“科学建筑大师”,假
茶人“新思维养殖大户”
真
茶人:按不同
茶类性情合理存放,努力给茶建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小窝”。
假
茶人:胡乱放置,跟散养鸡似的,就差在茶上贴上一张“野生散放茶,质地紧实、滋味鲜爽多汁”的广告标签;要么就是把茶堆在展示架子上,除了营造一种“大家快来看我的这些能照耀地球的茶”的炫耀感之外,还真不知道对于存茶有什么帮助?
真
茶人:找茶时,除了听别人讲,真
茶人更相信“实践是检验
好茶的唯一标准”,他们会自己亲自进
茶山,结合所见所闻与农户、
茶商、经销商打交道,再去选择
茶叶。
假
茶人:找茶基本看嘴,只要遇到像李阳一样具有“妖气”的老板,假
茶人就会封他为大师,从此成为大师的信徒,送金送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最可怕是自己还会变成大师,出师后张口大树台地,闭口纯料
拼配,可自己连
茶山山脚下都没去过。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