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喝熟普?
时间:2020-07-17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次
如果要细数茶类中傲慢与偏见的受害者,普洱熟茶(以下简称熟普)一定榜上有名。 这一上世纪70年代才技术成型的茶叶品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停地被与它的嫡亲大哥生普比高下、论长短。 熟普用料不如生普讲究、熟普新茶容易出现堆味很多人提起熟普都是一张嫌弃脸。 即便选
这一上世纪70年代才技术成型的
茶叶品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停地被与它的嫡亲大哥“
生普”比高下、论长短。
“
熟普用料不如
生普讲究”、“
熟普新茶容易出现堆味”……很多人提起
熟普都是一张嫌弃脸。
即便选择
熟普的人,也大都是出于
养生功能性的考虑,而非品饮层面的欣赏。
熟普和
生普最大的区别,就是在
制作工艺上多了一个
后发酵环节。经过人工快速熟化
工艺的好
熟普会更加温和,汤水稠,不苦不涩有一定甜度,带有木质感的滋味香气尤为舒适,喝起来对口腔的刺激也更小,有着
生普陈化了数年之后的韵味。
这对于极度追求“
越陈越香”的后期陈化效果的
普洱茶来说,让
熟普不仅在功能性上占了更多优势,而且还以迥异的口感风格赢得了不少茶客的倾心。
最早的外销茶,就是以
熟普为主,以致直到现在,
熟普也依然身负着外销茶的大旗。
然而让人尴尬的是,在我们的国内品饮圈,
熟普的地位却低得多……
事实上,在2000年之后,
普洱茶的品饮圈扩大之时,懂
普洱的人其实并不多。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
熟普就是奔着健康属性去的,自然对品饮价值无更多要求,只需要“适口就行”,更别谈对后期陈化效果的价值预期、在
原料选择上的考量。
久而久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便充分发挥了其引导性作用,导致市场上品质打着“
减肥、降压降脂”等旗号售卖
熟普的方式并不少见,还充斥着大宗的、口感滋味并不夺人的
熟普产品。
当市场成熟度无法与高
价格相匹配的时候,出于对成本和人力的把控,“适口就行”的普通
熟普充斥市场。人们对
熟普的认知无法继续提高,
熟普的
价格也上不去——
制作精良、口感突出的高端
熟普自然也少之又少。
而到了品饮圈子,
熟普在和
生普的花样PK中,难免落于下风。
但如果你真正了解到一款标准意义上的
熟普是如何做成的之后,就会明白——做好
熟普,真的不容易。
相比其他
茶类百年的传统技艺的传承,
熟普的
制作工艺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有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标准。这种长期以来在生产线上“炼”就出来的
工艺,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作为最早一批研制
熟茶的专家之一,谭梅女士在
熟普领域很有发言权。
1982年从素有茶界“黄埔军校”之称的安徽农大制茶专业毕业。
今天,我们就请她来给我们讲讲,成就一款标准意义的
熟普,需要哪些东西。
先要有敢担风险的决心
这并非耸人听闻。
在长达几个月高温、高湿的渥堆精制过程中,
茶叶中的微生物菌群会发生极为快速的化学反应,稍微一个不留神就有着
发酵不当、烧心等多个风险,这数量庞大的
毛茶也就算是废了。
“加多少水?比例如何分配?温度控制在多少范围内?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就算你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不一定做得好
熟普。因为
熟茶发酵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又需要灵
活性。”谭梅如此说道。
而即便是如此资深的专家型学者,直到今天,谭梅也从没停止过对
茶叶的研究,熟悉她的人都说,只要谭梅在公司,办公室几乎找不着她,但到车间99%能找到。
因为
制作熟普,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的过程。绝大多数时候要凭经验,而且必须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团队而并非仅仅一个人,因为一个人也盯不住这几百个小时。
做好
熟普,除了要有足够专业的团队、固定的标准,还要有对“
好茶”概念始终如一的坚持。
从最前端的
原料控制,到
制作加工,到最后的成品,严格把控好每一个环节,每一关都马虎不得。
以谭梅为例,在选料上,她就曾带领工人花大力气在
沧源佤山中开辟高山有机
生态茶园,从茶苗选育、
茶树种植、
茶园管理、鲜叶
采摘、日光晾晒、生产加工、感官品鉴等全程都要进行监控。
谭梅自豪地说,“我们有自己的
有机茶园,并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和其它非
有机茶严格区分,防止了任何形式的污染。在加工环节哪怕是返工或者加大成本,也会采用很多现代科技与人工交替进行以保证产品的干净度和口感。”
而为了让上市的产品口感更好,没有“堆味”,谭梅还会将
发酵完的
毛茶长时间的陈放散味。“所以我们的产品很稳定、干净,上市的产品当年就可以喝,在
熟茶产品里面很有代表性。”谭梅女士这样说。
而这样严格的管控程序,令谭梅一手创立的佤山映象从建厂初期就稳定、大量地出口到德国、法国等地,2015年出口量更是高达300吨左右,连续6年名列云南省
茶叶出口前列。
从市场的反馈来看,始终坚持做
好茶的佤山映象,实实在在地为我们证明了好
熟普也有好市场。
而对于
好茶品质的坚持,让
熟普无论是等级还是滋味都有了更好的呈现,甚至在很多的年头里始终维持一个较高的口感峰值,不再局限于
养生功能,有了更高的陈化价值。
作为专业人士,对于初入门的、想要接触
熟普的茶客,谭梅女士建议选择比较有实力的、正规的厂家产品,然后再比较下哪个厂家的产品口感更适合自己。
而对于等级的选择上,她还特别提到:“不管是高档还是中档的
熟普,只要是按照正规生产
工艺加工,就都能达到
熟普本身的干净要求,高等级与中等级的
熟普在口感滋味上的差异,并不是所有人都喝得懂,而
价格差却很大,所以并非要一味的追求高档,可酌情选择。”
看了这么多,相信看完此文的你能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好
熟普,不仅来之不易,而且更值得你用心对待。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