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越换越好,发出的照片咋还那么自卑?砖家说,有房子没人住是悲剧,有春天没人赏花是悲剧。有高大上的茶会,拍出的照片尽是喜剧,那多不合适。
茶会讲究仪式感,茶会摄影的仪式感没拍出来,小心别人批评你没敬畏之心。怎么拍出仪式感呢?你若撞见茶学大伽,估计他会告诉你仪式感来自某些程序和表情。你就好好盯住那些茶会程序和仪式表情吧。
茶会人多是麻烦。有些茶会策划高手会用构图能力考虑后期传播和现场摄影,他们像张艺谋的“印象”团队打造茶会。遇上这样的策划师,摄影师就幸福萌了。不过一般人没这机会,你还得依靠自己手上的IPhone和P9的镜头移动,捕捉瞬间、构造层次、寻找对比。这图人物表情是个机会,遗憾其背景、前景、虚化之类的等等还不达到值得恭维的层次。
这个谈不上什么拍摄技术。“茶”的主题没体现,茶会不是感情游戏。能有些杯光茶影吗?
当然,抓住眼神是必要的。塑料袋似乎大煞风景。喝茶对“塑料”一词有些忌讳,建议您千方百计地把镜头从这移开。
摄影艺术,永远要记住瞬间表情。
明明是练功房,你却一定要让她和茶会相关?对,我的意思是说,你要在茶会上拍出整体感、一致感、仪式感。这一点在茶会中最难以做好,不信您试试。
茶会是人文雅集,离不开诸如古琴、太极、柔道、闻香之类的活动。这些活动又怎么拍?一注意背景——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呈现,二照应茶会主题。涉及人像摄影时还得注意截取的规则,考虑相关寓意,尊重人的具体忌讳。
如何把背景文化融合进您的镜头?例如在农业大学举办的茶会,很少有机会把整个主体建筑纳入茶会场景中。这是神农传人的学府南京农业大学,茶饮“发乎神农”,在这里举办的茶会不体现出“农大”的环境,是一种缺失。这时应该重视相关符号与画面的结合。
总之,拍摄时,一定要记住,有人能从你的照片构图,读取很多信息,包括您的手机器材、审美层次等等。参考参考下边相对成熟的拍摄,也许您也能拍出日后看了不脸红的美图。
侧面,平衡、灵动、照应。
俯视,高度、简洁、整一。
这把品茶心理的愉悦体验都拍出来,层次感像跳蛙一样,步步跳来,像水纹一样层层荡开。
我们的目标:三五年后再看自己的茶会杰作,不为自己今天的审美境界脸红。